舒适护理模用于小儿急性哮喘急诊中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   作者:赵秀芳
[导读] 评估急性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赵秀芳
        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
        江苏苏州
        215200


        【摘要】目的:评估急性哮喘患儿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6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急性哮喘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分组方法是奇偶法,对患儿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3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方案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1)急性哮喘患儿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急性哮喘患儿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儿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1s用力呼气量占比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2)实验组的急性哮喘患儿经由护理后(96.97%),与参照组的患儿护理后进行对比(81.82%),其舒适度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结论:急性哮喘患儿行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患儿临床舒适度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儿;急性哮喘;舒适护理

        哮喘是临床儿科常见症之一,患儿多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异常等症状,如不能得以有效治疗极易引发患儿发生慢性哮喘,患儿肺功能产生严重危害[1]-[2]。对此,本研究针对小儿急性哮喘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医院实施治疗的急性哮喘予以项目研究,选于66例,分组方式:奇偶法,组间分布: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数量:33。实验组的急性哮喘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17比16。年龄最高值是12岁,年龄最低值是1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7.04±1.63)岁。急性哮喘病程时间最高值是8d,病程时间最低值是1d,急性哮喘病程时间平均值经计算为(5.12±1.08)d。参照组的急性哮喘患者,其性别比例纳入为19比14。年龄最高值是12岁,年龄最低值是2岁,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7.09±1.65)岁。急性哮喘病程时间最高值是9d,病程时间最低值是1d,急性哮喘病程时间平均值经计算为(5.16±1.13)d。对全部的急性哮喘患儿年龄、性别、急性哮喘病程时间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实施统计学对比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将小儿急性哮喘致病诱因、病情表现等知识向患儿与家长加以详细介绍。同时将患儿在院期间内的治疗环节予以介绍,并着重介绍患儿家庭哮喘防治手段,使家长能够识别急性哮喘患儿发病症状,根据症状实施健康管理[3]。环境管理是舒适护理模式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通过环境管理可改善急性发作患儿的舒适度,针对患者病房内温湿度加以全面干预,温度保持在22-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35-50%之间,根据急性哮喘患儿体感舒适度情况调节。每日早晚通风2次,保持空气新鲜,必要时对患儿病房空气加以消毒,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4]。哮喘与环境具有重要关系,因此,护理人员须帮助急性哮喘患儿家长明确生活中的致病诱因,使家长在患儿出院后能够帮助患儿改变其所处环境,并引导患儿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5]。针对部分年龄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还应对急性哮喘患儿进行宣传教育,可为患儿准备图文并茂的健康管理手册,使患儿能够形成初步的健康管理意识[6]。
1.3观察指标
        观察急性哮喘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1s用力呼气量占比。访谈了解患儿舒适度,满分为20分,其中,15-20分表示患儿十分舒适、10-14分表示急性哮喘患儿基本舒适、1-9分表示患儿不舒适[5]。
1.4统计学分析
        66例急性哮喘病案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予以计算,计量资料(护理前后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1s用力呼气量占比指标)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进行展现,采用t检验形式进行校准。应用效果计数资料(急性哮喘患儿舒适度情况)应用n(%)形式进行展现,采用X2检验形式进行校准。如果组间差异呈现为P<0.05,则表明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急性哮喘患儿护理前后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1s用力呼气量占比指标比较
        急性哮喘患儿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具有一致性,实验组的急性哮喘患儿经由护理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与参照组的患儿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1s用力呼气量占比较高,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见表1。


3讨论
        哮喘作为小儿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临床发生比例相对较高,患儿受到环境、饮食习惯及遗传等因素的共同制约,极易造成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现象,严重危害患儿的生长和发育[7]。本研究针对急性哮喘患儿行舒适护理,结果显示,急性哮喘患儿护理前肺功能指标具有一致性,实验组的急性哮喘患儿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儿护理后进行对比,其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1s用力呼气量占比较高,实验组的急性哮喘患儿经由护理后,与参照组的患儿护理后进行对比,其舒适度较高[8]-[9]。现代化护理理念中较为重视急性哮喘患儿自身舒适度及身心健康,故在传统护理形式基础之上,本研究予以患儿舒适护理,在提高患儿肺功能方面效果显著,通过舒适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急性哮喘患儿在院期间舒适度水平有所升高[10]。
        综合以上结果,舒适护理于急性哮喘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碧娥. 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1):3000-3002.
[2]路荣荣.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05):132.
[3] 杨琨.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0):159,161.
[4] 李正芳. 分析舒适理念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中的作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20(24):118-119.
[5]张霞美.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6(33):120.
[6] 张红静. 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体会[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150-151.
[7] 姚雪仪,邱嘉慧,黄文丽.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2020,10(22):198-199.
[8] 谷丽娜.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4):248-249.
[9]解晓琴.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08):111.
[10]刘敏,刘永利.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8):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