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盼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这一次研究的对象是86例行骨科手术患者,笔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成了2个组别,其中一个组别是参照组,此组未采取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另一组别是实验组,此组实施了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都高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是具备积极意义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让患者在手术之后获得更加高的舒适度,以此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值得在临床推荐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
关键词: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骨科管理;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骨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数都是骨折者、风湿性关节炎病症者,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方式来治疗,包括手术固定、手术复位等,同时药物治疗也较为常见,但是因骨折的特殊性,大多数患者在术后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影响患者机体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因此骨科医护人员应当转变既往骨科手术护理模式,针对患者机体疼痛感实施护理,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并由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本研究主要在骨科设置无痛病房,根据骨科手术患者的身体特点为其制定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方案,为患者制定优化的止痛护理流程,给予标准化的止痛护理操作[2]。本研究在骨科相关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这一次研究选择了86例骨科收治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分配法分成两组,即一组是参照组,总共纳入病例43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76~24岁,平均年龄是(44.68±3.86)岁;疾病类型:22例因车祸导致多处骨折伤,15例是因跌倒导致骨折伤,6例因高处坠落导致骨折伤;另一组是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75~23岁,平均年龄是(44.52±3.62)岁;疾病类型:21例因车祸导致多处骨折伤,16例是因跌倒导致骨折伤,6例因高处坠落导致骨折伤。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法触诊、X线片检查确诊是骨折;所有患者都主诉骨折部位存在疼痛,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本研究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者、交流障碍者、中途退出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无痛病房管理模式
无痛病房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规范化疼痛管理体系、高超镇痛技术将患者的疼痛程度降到最低,缓解患者心理负担,促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到功能锻炼中,让患者尽快康复。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在骨科围术期中的具体方法为:
1.2.1成立无痛小组
建立骨科无痛管理小组,本组的小组成员包括了骨科的医师、护士长及护士,任命护士长为小组的组长。所有组员在开展无痛护理之前都要组织其培训开展专业训练,培训的内容包括对患者机体疼痛的评估能力、疼痛的评估方式、正确使用止疼药物的方法等,同时还要指导小组成员正确的关心患者,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正确为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服务等,所有组员在培训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邀请相关骨科医师为组员授课,让组员掌握更多的疼痛评估方法、疼痛药物正确使用方法。同时,骨科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骨科疼痛管理护理计划,全面落实止痛措施。
1.2.2强化健康指导
所有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要为其开展健康教育,教导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告知患者术后为何会产生痛疼感;给患者发放有关骨折疼痛相关知识手册,加强患者对自身疼痛的理解度;向患者解析无痛病房相关概念,让患者能够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增加患者止痛药物的理解程度。指导患者去辨识自身的疼痛性质。
1.2.3掌握患者疼痛需求
护士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转移疼痛,告诉患者实施止痛药物止痛并不是真正的止痛,只是通过药物将患者的疼痛最大限度降低。手术之前,了解患者骨折表现与疼痛程度,根据患者创伤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镇痛方案。
1.2.4术后镇痛
手术完成之后,及时将患者送回病房,对患者机体情况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疼痛变化情况,加强对骨折手术患者的有关镇痛管理,按照疼痛评分实施镇痛,医师下达止痛医嘱,护士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止痛。使用止痛药物之前要对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评估,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的1小时之内实施首次全面评估,此后每天9点实施有效的疼痛评估;在患者完成手术且麻醉药失效之后,对患者机体痛疼症状实施有效评估,评估工具主要是数字评定量表(NRS)与面部表情疼痛量表(PRS-R),NRS量表评定方法主要是通过0到10这11个数字来评定,"0" 表示无痛,而"10" 代表剧痛,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剧烈;<4岁幼儿,或者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采取PRS-R量表进行评估;疼痛评估≥5分的患者静脉注射入吗啡2mg(生理盐水稀释5mL)镇痛,用药半小时后再次评估患者痛疼程度,之后每隔2小时评估1次,直至患者的疼痛评估≤3分为止。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缓解度评定:评定的工具主要是疼痛测评表(VAS),这个量表的评定分值是0到10分,分值是7到10分时表示为剧烈痛疼;分值是4到6分时表示感到很明显的疼痛,需要采取止痛药物进行止痛;分值是1到3分时表示有较轻微的痛疼,疼痛没有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无需药物干预;分值是0分表示无痛。疼痛缓解度=无痛率+轻度疼痛率
1.3.2生活质量评定:评定工具是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这个量表中的内容主要是户外活动、社会融入度、日常活动、心理情绪等,这个量表中的每项内容的分值都是25分,而整个量表的分值是100分,分值越大则代表了这个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3适度评分评定:评定的指标准包括环境舒适度、机体的舒适度、心理的舒适度,量表的总分值是10分,当感觉到舒适时<5分;感觉到轻度舒适时为6~7分,这个时候患者会主诉感觉到不舒适,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睡眠受到一定的影响;8~10分表示重度不舒适,这个时候患者将会存在严重的疼痛症状,疼痛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睡眠。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取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取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直接对患者的疼痛感觉进行评估,同时也直接安抚患者、给予患者止痛护理,为患者开展健康指导,由此可知护士在骨科无痛病房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骨科中建立无痛病房,护士能够对骨科患者围术期病情进行全面监测,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心理指导[3]。由于骨科患者在进入医院之时就存在较严重的疼痛表现,因此必须对患者痛疼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尽早控制患疼痛,为患者制定有效的镇痛计划,术后实施有效的疼痛管理。
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参与者包括专职医师、护士长、护士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让医务人员与患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护士作为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参与者,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实施止痛管理、心理疏导、健康指导,护士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中具有重要意义[4]。有关研究显示,骨科患者实施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必须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力度,全面监测患者疼痛症状,为患者创建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要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镇痛药物使用能力等,才能全面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5]。
本研究为骨科患者实施了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把患者的疼痛感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中,相关护士必要要采取专业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疼痛评估能力,正确为患者使用止痛药物,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能力,更好的为患者开展有效的疼痛管理;建立完善的骨科责任管理制度,所有的护士都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护士普及人性化及舒适护理服务理念,了解患者疼痛护理需求,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骨科中建立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是具备积极意义的,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机体的舒适度。这与相关研究就结果一致[6]。
综上所述,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具备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避免因持续疼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黄春霞,万毅超.浅谈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效果[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2):171-171.
[2]王艳玲.谈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效果[J].健康前沿,2019,28(6):78-78.
[3]马炳姝."无痛病房"疼痛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效果研究[J].名医,2019,5(2):104-104.
[4]郑剑爽.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手足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2):225-226.
[5]艾敏.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9,40(7):226-228.
[6]眭鲁红.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19,5(8):29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