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吉珊珊
[导读] 探讨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吉珊珊
        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综合外科  吉林  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2至2021-3,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共33例)和联合组(共34例),前者给予射频热凝治疗,后者给予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比较相似(P>0.05)。治疗后,较参照组,联合组腰椎功能评分更高,功能障碍指数更低(P<0.05)。两组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可明显缓解椎间疼痛及功能,安全性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关键词: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改善;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以及下腰疼痛的常见原因,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腰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影响其日常生活。射频热凝术是此类疾病的保守治疗方式,其创伤小且恢复速度快,因此临床应用率较高。臭氧髓核消融术可通过注射臭氧来缓解神经压迫,操作方法简单。为彰显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案的优越性,现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纳入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2至2021-3,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共33例)和联合组(共34例)。参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19例、14例,年龄45-78(58.50±6.36)岁,病程9个月-9(5.12±2.00)年。联合组中男性、女性分别21例、13例,年龄42-80(58.98±6.75)岁,病程6个月-10(5.39±2.17)年。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参数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于小关节内侧缘进针,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在C壁X线机机辅助下确定穿刺点并标记,麻醉处理后在C壁X线机引导下将射频针垂直穿至皮下并旋转至侧并缓慢进针直至达到病灶。退出针芯,插入射频电极,参数设置:电阻200-300Ω,电压1-2.5kV,电流1.0mA、频率100Hz,温度由70℃逐渐升高至95℃,确定患者可忍受的最高温,在最高温状态下持续180秒,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温度和位置。
        联合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臭氧消融术。拔除电极针使用臭氧灭菌注射器,注射液浓度为40ug/mL,剂量为10mL,缓慢注入后观察弥散情况,持续20分钟,未见异常即可送至病房。
1.3观察指标
(1)颈腰椎功能评估[1]。参考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内容涉及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等,最高分29分,评分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
(2)功能障碍指数。主要内容涉及疼痛程度、站立、行走、生活自理、干扰睡眠以及社会生活等十个问题,每个问题0-5分,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级功能障碍越严重。
(3)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统计患者出现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情况,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率”表示,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比较相似(P>0.05)。治疗后,较参照组,联合组腰椎功能评分更高,功能障碍指数更低(P<0.05),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该疾病患者多为长期坐位工作者或者弯腰劳动工作者,首次发病常在突然扭腰或者半弯腰持重过程中,一旦确诊需立即就医并对症治疗。射频热凝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新型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疼痛,安全系数高,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可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主要是借助臭氧的氧化功能,清除化学性刺激,两种治疗方式配合既可凝固髓核,又可修补破裂纤维环[2]。本次研究显示,较参照组,联合组腰椎功能评分更高,功能障碍指数更低(P<0.05)。说明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射频热凝术可较准确的判断骨质、血管以及髓核纤维环、钙化点,准确计算出清除体积并借助仪器精准消融突出物,有效缓解甚至接触神经压迫,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但该治疗方式作用范围小,此时配合臭氧消融术可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向髓核内注射医用臭氧,可溶解髓核组织,降低盘内压力。该治疗方式作用范围广且安全性高。本次研究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赵汝庭[3]等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方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可明显缓解椎间疼痛及功能,安全性理想,建议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杜学忠.双极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7,34(9):591-594.
[2].郑蝶梅,彭程,陈江华,等. 早期康复护理对射频消融术加臭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0):166-168.
[3].赵汝庭,张敬中,高维,等.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20,63(8):727-729,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