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效果

发表时间:2021/8/23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储俊
[导读] 目的:分析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针对性康复护理的康复效果。

        储俊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针对性康复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对于本医院中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从中共选择72例2019.4-2020.4期间入院治疗者,将随机法作为此次分组应用方法,将患者均分两组,康复组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症状恢复时间。结果:将康复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与常规组实施比对,康复组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相比常规组明显更短(P<0.05)。结论: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慢阻肺;针对性康复护理;呼吸衰竭;康复效果
        慢阻肺呼吸衰竭为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及高发病,此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憋闷、气短,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临床病死率较高。如患者存在慢阻肺呼吸衰竭症状应及时实施呼吸机治疗,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本次对于我院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入院日期为2019.4-2020.4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入组研究,选取患者不具备认知、听力功能障碍者;排除存在恶性肿瘤疾病无法接受实验及治疗者;共计入组72例符合条件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法进行患者分组,每组均分配36例;常规组内男患共计20、女患例数为16,患者年龄取值为44-87岁,平均年龄计算结果为55.84±3.32岁,康复组内男患例数为19、女患例数为17,患者年龄取值为45-88岁,平均年龄计算结果为55.64±3.55岁,对比分析入组病患资料,并采用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后得出P>0.05,则为成功分组,能够实施下一步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实施适当实施健康指导,可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实现对症处理,康复组应用针对性康复护理:①导管护理:选择粗细长度适宜的导管,注重实施导管插入深度控制,在此过程中需要适当实施吸痰及湿化,预防引发导管堵塞。湿化前需要对于呼吸机进行检查,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每天2-3次,控制氧气流量为每分钟6-8升之间;在吸痰治疗前应对于导管实施冲洗,对于痰液黏稠患者可提高冲洗量,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
以内。②营养支持:为保证每日营养食物量充足,确保每日摄入量在8300KJ以上,如摄入不足需要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应用高碳水化合物,使机体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增加,加重呼吸负荷。③基础护理:在实施拔管前应进行有效预防护理,指导患者保持深呼吸,并协助患者将痰液咳出,同时给予患者有效水肿预防措施,如患者排痰困难可利用拍背等方式促进排痰。④康复护理指导:引导患者进行运动、呼吸训练,可利用缩唇呼吸实施锻炼,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使患者能够自觉稍累且无呼吸困难为佳,同时应注重实施健康保暖。⑤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应为患者实施疾病治疗方法及流程宣教,告知患者配合护理的重要意义,使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⑥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护理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性康复护理研究各项数据指标均采用SPSS22.0软件实施对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通过t实施数据检验,表示方式为(),经过对比分析如P<0.05,为指标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如P>0.05为对比差异小,无显著比较意义。
2.结果
2.1康复组、常规组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对
        康复组、常规组患者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对,时间均较短的小组为康复组(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临床中常见的气流受限特征疾病,由于慢阻肺患者呼吸长期存在超负荷运转现象,无法有效维持肌力会产生肌收缩无力现象,因此,临床上称为呼吸肌疲劳,长期处于此状态下会使其肺泡通气量下降,容易引发呼吸衰竭[1-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适当结合有效护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应用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法能够实现患者并发症有效预防,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系统,同时,可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实施康复锻炼,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实施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护理,帮助患者能够有效恢复心理视力状态,使其预后效果提高,进而达到血气指标改善的目的[3]。
        综述,为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结合生理及心理多方面护理为患者降低心理压力,提升临床配合度,更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林敏,戴峥嵘,刘方,余小云. 尼可刹米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40例临床观察[J]. 药品评价,2021,18(07):418-421.
[2]贾露莎,魏巍,黄恺,王立志. 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理评分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6(06):42-43+93.
[3]张蒙. 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06):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