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蒋赛赛
[导读] 目的:研究在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效用价值。
        蒋赛赛
        台州骨伤医院,浙江省温岭市317500

        摘要:目的:研究在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在院内收治的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患者为50例,分别采取常规及预见性护理方式,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8%,有明显降低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试验对比后所得,对于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应用
引言:AMI并发心律失常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恶化速度快的特点,需及时展开针对性治疗与护理。预见性护理方式可让护理过程更加明晰且全面,且能提前判断即将发生地风险隐患。本研究对预见性护理在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院内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试验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男女患者的数量分别为23、27例,年龄在37~69岁区间,平均为(51.2±2.3)岁;观察组患者男女分别为21、29,年龄在40~72岁区间,平均为(53.1±1.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温度、空气质量等,要求患者注意饮食与休息,遵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上进行预见性护理,确保所涉及到的护理环节都更加完善,可在以下几个环节予以重视:①注意对女性的防护,女性患者的各项症状的表现缺乏明显性,因此常会被护理人员忽略,治疗及护理不及时致使小问题逐渐变成大事故,无论是死亡率还是并发症等与男性相比都偏高,因此护理人员就需要多加关注,留意细微的症状变化,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②注意高危时段,根据以往经验来看,AMI并发心律异常的患者通常会在早9-12点以及15-16点时间段内心律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此护理人员不仅要实行实时监控作业,还需对此时间段加强重视度,观察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史及实际情况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及设备,以便于能够及时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作出相应的救治。

③基础护理,对于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人员不仅要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告知其家属,自身也应当密切关注,进行详细指导,还需要做好药物控制工作,在患者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后,需对其各项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避免出现药物反应,一旦发现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生命体征不够稳定,需及时联系主治医师,降低风险问题发生率。④心理护理,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一系列情绪,若未能及时对其展开心理疏导,会给后期的治疗及患者的康复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就需要及时通过观察及沟通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干预,以此来起到有效的环节作用,帮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状态,这也可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效果[1]。
1.3观察指标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对两者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进行详细对比,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证明预见性护理方式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具有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在此次对比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中可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x±s)作为计量的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可用t、X2,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且有着统计学意义,可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对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参照组以及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的观察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在所收集与总结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两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猝死等并发症上人数以及发生率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对照组分别为7、4、5、3,发生率为14%、8%、10%、6%,总发生率为38%;观察组为2、1、2、0,发生率为4%、2%、4%,总发生率为10%,相比之下并发症发生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心内科中AMI并发心律失常的疾病较为常见,因其有着突发性及危重性特点,若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而且还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预见性护理方式,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展开抢救,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通过病情监测的方式为诊治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在实验中对两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式,通过比较后所得,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总发生率也从38%降至10%,两组的实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的方式对于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疗效,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水平[2]。
         综上所述,在对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护理中时,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效用价值,且能够降低各种危险事件发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林秋娟.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01):78-80.
[2]江丽嫚,麦爱欢.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