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师护理工作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黄颖霞 通讯员:张婧雯
[导读] 目的 评价助产师护理工作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质量的影响。
        黄颖霞   通讯员:张婧雯
        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43

        摘要:目的 评价助产师护理工作对产妇心理状态、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5例。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助产师护理及相应防范措施。将两组疼痛、焦虑抑郁、分娩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产妇SDS、SAS评分较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PPI评分和感觉项总分)和低于对照组,各产程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助产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分娩产妇中有重要作用,能提高产妇分娩        质量,降低疼痛,提高新生儿质量。
关键词:助产护理;焦虑抑郁;分娩质量;疼痛
分娩是围生期重要阶段,降低产妇分娩时疼痛、恐惧及产后疲倦感,高质量完成分娩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目前,分娩时产程停滞、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产妇大出血等不良事件屡见不鲜,其与产妇自身高危因素、未实施恰当护理干预均有一定关系。因此,如何减少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目前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助产师陪产分娩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产妇分娩工作中,是指由一位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及分娩经验的助产师给予产妇情感、生理、心理上关怀及支持,可最大限度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健康。基于此,本研究就助产师护理工作对产妇分娩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作进一步分析,旨在总结出一套全面、合理的临床护理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290例,均经阴道分娩,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16±3.08)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05±1.20)周。观察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8.50±2.4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55±1.32)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干预:产妇入院后评估其心理水平,并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经阴道分娩过程、产后恢复过程、女性骨盆架等相关知识,同时强调经阴道分娩的好处;指导产妇休息、饮食,产后指导喂养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助产士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        下:
①初产妇住院待产期间,助产士向产妇、配偶讲解生产流程、注意事项等,使配偶了解并掌握如何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的知识,期间可通过问答考核方式,了解配偶掌握情况,并指导配偶疏解紧张心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正念暗示、放空思想等,避免因自身紧张加重产妇心理负担,并用同样的方式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通过产妇细微动作变化,运用认知疗法、自我暗示法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帮助产妇树立信心,缓解负性情绪。
②疼痛护理:对于分娩疼痛,护理人员可根据产妇不同情况给予适宜的镇痛方式,如非药物镇痛、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包括精神及情绪,指导产妇放松身体,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还可借助分娩球及枕头等进行自由体位,指导产妇用拉玛泽呼吸法减轻疼痛,具体指导用鼻子深吸气,随着子宫收缩开始吐气、吸气,反        复进行。另外还可指导家属增加对产妇的陪伴,鼓励产妇以乐观心态面对,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
③产程护理:a.第一产程:指导产妇补充体内所需营养,保持充足能量,并指导产妇做呼吸训练,提前使产妇适应生产时的过程及用力情况,宫口全开后,产妇无便意感、可稍作休息,当胎头下降时,产妇需要自发向下屏气用力促使胎头下降,每次用力可持续5~7s,反复3次左右;b.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宫缩时屏气用力,宫缩间歇呼气放松,护理人员随时观察产妇体力状态,并及时补给能量;c.第三产程:助产人员及时观察胎儿分娩情况,分娩成功后及时告知产妇消息,消除产妇的顾虑,严格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并做正确记录,将新生儿第一时间与产妇接触,增加母子关系。
1.3评价指标
(1)焦虑抑郁评估。两组产妇入产房时,用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s)[4]进行评价。该量表14个条目,包括焦虑、抑郁2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由7个条目组成,均采用Likert 4级计分,每个条        目均用0~3分表示。评价标准为3个等级:0~7分为无焦虑抑郁症状;8~10分为焦虑抑郁症状可疑;11~21分为存在焦虑抑郁症状。本研究用于评估产妇的心理状况。
(2)疼痛评估。用中文简化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5]进行调查。研究表明,随宫口扩大直到宫口扩张7~8cm时产妇的疼痛值达峰值,因此本研究于宫口开7~8cm时评估产妇的疼痛情况。问卷内容:①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表:用0~5分计分方式,分数越高表示疼痛强度越大;②疼痛评估指数(PRI):依据患者在表中选出词的位置可得出一个对应的数字,选出词的数值之和即为疼痛评估指数,包含11个感觉类和4个情感类的词义描述,每个项目均用0~3分表示。
(3)分娩质量: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及阴道        助产比例,并记录其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出血量;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内Apgar评分,该量表涉及肌张力、皱眉动作即对刺激的反应、脉搏、呼吸、外貌(肤色)5项,0~10分,<7分存在窒息,分值越高新生儿状况越好。
1.4数据处理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DS、SAS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SDS、SAS评分较低。如表1。


3结论
由于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并对生产疼痛具有畏惧心理,易导致初产妇心理负担过重,影响分娩信心。近年来,助产士有效干预在产科逐渐得到临床重视,其通过心理学知识、分娩技巧,为初产妇提供主动、及时的有效服务,能帮助产妇树立信心,促使顺利生产。
本研究中通过助产师积极与产妇建立交流及沟通,采用科学的分娩引导和分娩护理方式。结果发现,助产士护理帮助下,研究组产妇SDS、SAS评分较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PPI评分和感觉项总分)和低于对照组,各产程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结合助产士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进行综合性助产护理,有利于加速产程,降低危险,缓解产妇心理负担,提高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邓荣莲.基于责任助产模式的优质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6):137-138.
[2]郑静,江秀敏,黄欣欣,卞燕,王武兰,金丽珠,张玲玲,俞秀玲,薛恒.助产路径管理对产妇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27(01):98-100.
[3]吕雪莲.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1):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