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茹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预防其低血糖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结果:2组透析开始时血糖水平较高P>0.05,透析2小时以及结束时观察组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为5.71%,对照组为31.43%,P<0.05。结论: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有利于维持其血糖水平稳定并预防低血糖事件。
关键词:糖尿病;血液透析;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低血糖
糖尿病是近年来十分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将对患者的肾脏功能造成影响,进而诱发糖尿病肾病。目前血液透析是对该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进一步改善其预后。然而随着患者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常见的低血糖情况,这对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以及预后等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做好患者的科学护理服务严格控制其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此护理模式在提升护理质量以及优化护患关系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将分析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预防其低血糖的护理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70例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7~79岁,均值为(61.5±1.2)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6~79岁,均值为(61.4±1.3)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血液透析期间的环境护理、参数调整、病情监测以及日常饮食和用药指导等;观察组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方法为:(1)计划(P):对于患者透析期间的血糖水平进行采集和记录,完成数据分析,明确血液透析期间患者血糖水平出现波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干预方案;(2)实施(D):对于患者的胰岛素给药方案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在收集患者低血糖发生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其透析期间低血糖发生的高峰时段,并制定预见性的护理方案,从而预防低血糖反应。透析期间加强患者血糖指导,密切监测和记录,并在透析期间适当的给予进食,从而改善血糖水平。针对无法进食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调整血糖水平。透析期间需要对患者开展密切监测以及做好健康宣教,关注其进食状况,重点对于透析期间无法进食以及进食量较少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警惕低血糖的先兆症状。针对患者开展低血糖的健康宣教,向其讲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性,重点讲解血液透析期间低血糖的预防方法和配合要点,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期间需要随身携带食物,并为其发放饮食指南手册,从而协助其建立科学的日常饮食习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机能;(3)检查(C):针对护理计划方案的落实状况进行定期检查,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接受血液透析、糖尿病护理以及胰岛素注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及时发现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4)处理(A):针对血液透析期间患者发生的低血糖事件进行记录,并明确原因相应的制定应对方法和处理措施,对于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及时改进。
1.3评价标准
(1)对于2组透析期间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即透析开始时、透析2小时以及透析结束时;(2)2组均以3个月为观察周期,记录其血液透析期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透析期间血糖水平组间对比
2组透析开始时血糖水平较高P>0.05,透析2小时以及结束时观察组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如身体营养不良、特殊药物应用、无糖透析液等,使得患者的低血糖事件时有发生,这对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均构成严重影响,所以加强患者的科学护理服务,杜绝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3]。常规护理模式的应用中具有诸多缺陷,例如缺乏针对性以及科学性,同时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特点,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则是在PDCA循环理论指导下的新型护理模式,将护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包括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4]。该模式下能够结合患者的具体特点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充分分析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糖水平降低和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与此同时,通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护理缺陷和不足之处,并相应地制定处理对策,在此循环往复过程中有利于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及时改进,可推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透析期间血糖水平的监测结果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同期对照组。表明,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有利于维持其血糖水平稳定并预防低血糖事件。
参考文献:
[1] 张银.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74-676.
[2] 祝书丽,永丽,钱荣凤.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影响观察[J]. 健康必读,2020,24(18):143.
[3] 江燕.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植入套袖式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0):234-236,239,封4.
[4] 王瑞云,刘昌霞.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用于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