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吕雪
[导读] 目的: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吕雪
        武汉市优抚医院(430000)

        【摘要】目的:探究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甄选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精神分裂的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实验组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方法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状态评分,以及精神病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健康状态评分高于常规组,疾病评分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升患者的健康状态,对患者的精神进行调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前言:在临床中,精神分裂症指的是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这种病症多发生在青壮年的亚急性病症所引发的[1]。这种病症在临床中的为多种病症的结合体,主要在患者中体现出感知觉,以及思维和情感等方面出现的障碍,会造成患者精神活动出现情况[2]。本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其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甄选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精神分裂的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30例)和常规组(30例)。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为(70.5±3.2)岁。常规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为(66.5±2.2)岁。两组一般资料互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主要依据患者的受教育情况,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其个人经历等情况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主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包含疾病的防治,疾病的治疗,以及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疾病。
        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建立积极小组,小组由3名心理咨询师,以及有临床护理精神障碍的患者经验3年以上的人员进入小组。在进入科室前,应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后考试合格方可进入科室。②应依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促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焦虑、害怕等悲观情绪,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并适当进与安慰。针对于重度悲观情绪者,可通过播放轻音乐、安排家属陪同或者护理人员增加交流次数。③护理人员细化讲解精神障碍的疾病原因,相关注意事宜、以及开展护理措施的价值等相关内容,对其疑问进行全方面解答,对其日常生活合理需求尽可能满足。若条件允许,还可和安排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给予患者健康手册,让其在空余时间对自我疾病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④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加强对病房管理,及时清洁、消毒与通风,调整室内温湿度。告知患者自己感受生命的正能量,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和疾病症状的评分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SPSS 25.0为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个人意识,以及个人感知和情绪等情况中出现神经性扭曲。由于精神分裂的病症主要发生在患者青年或者壮年的时期,当患者处于发病阶段时,患者的身体感觉,以及神经功能的逻辑性等方面发生障碍[3-4]。这种情况既不是昏迷,也不是智障。通过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病因可能由遗传,以及大脑结构和妊娠等问题引发精神障碍,加之环境的影响,导致这种病症较难恢复。积极心理学理论主要从人文心理学的方面,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调节,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帮助人们求得生存和发展,并且帮助患者树立高质量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方式提供心理学治疗时的新的方式,对心理学治疗的漏洞进行补充,从而积极的引导患者[5]。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实验组的健康状态评分高于常规组,疾病评分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升患者的健康状态,对患者的精神进行调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秀梅.精神障碍合并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心电图变化特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5):16-18.
[2]谭宇筠.利培酮用于继发性精神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6):97-98.
[3]李宝芬. 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07):19-20.
[4]肖瑾, 肖娜.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 15(05):149-149.
[5]陶婷婷.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485(02):16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