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娜 李姝蓁 王喣 张克通讯作者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 266001
【摘要】目的:探讨对麻醉恢复室病人开展舒适化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分为常规组(n=50)和护理组(n=50),前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后组实施舒适化护理。评估两组的不适感发生率和舒适度评分。结果:护理组的不适感发生率少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的舒适感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麻醉恢复室中的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方法的应用,可减少不适感,提高舒适程度。
【关键词】舒适化护理;麻醉恢复室;舒适度
前言
麻醉恢复室为确保术后患者安全和有效苏醒的重要病房,因较多的患者会受到麻醉影响有身心双方面的不适感,苏醒质量较差,为此需要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减轻生理的不适,改善心理状况。舒适护理是当前医疗背景下运用的一种创新性和有效性的护理模式,根据循证实践开展护理和舒适的研究,以此确保患者处于身心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1]。基于此本文对舒适化护理的应用展开分析,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00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分为常规组(n=50)和护理组(n=50),常规组中男性和女性各27例、23例,年龄为9-50岁,年龄均值为(29.5±2.78);护理组中男性和女性各29例、21例,年龄为10-50岁,年龄均值为(30±2.64),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接受全麻手术;术后恢复较好;意识清楚和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脏、呼吸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疾病;对麻醉药物过敏;存在影响舒适度的的疾病。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性护理,遵照医嘱开展呼吸机参数的调整,监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等,必要时实施吸痰干预等。
护理组实施舒适化护理:(1)身心温暖护理服务,全麻患者会有低温、寒战等并发症,进而引起程度不一的心理恐惧的生理不适,这与术中输入的药物或者血制品温度较低、手术环境温度较低、皮肤暴露等有关,为此在术中和术后注意保温干预,做好体温监测,尽可能的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在监测到体温过低时及时进行保温干预,增加肩垫、盖上暖被、减少皮肤暴露等。同时护士还应关注到患者强烈的心理变化,使用和蔼、亲切的语言鼓励患者,做好暖心的心理干预。小儿体温调节枢纽发育不完善,在受到麻醉药物的影响下会有高热表现,为此应实施降温处理,在麻醉未清醒前实施物理降温,尤其注意头部降温,防止发生高热惊厥。
(2)体位干预,术后6h需要保持去枕平卧体位,但是长期维持该体位会引起头颈部的疼痛、排尿困难和血压升高等反应,多数患者也伴有程度不一的不适感,如头痛、烦躁、恶心、肩背痛等。为此可进行体位改良,除了特殊病情患者之外,协助和指导患者适度的对体位进行变换,并在活动时有效的保护伤口,可将床头抬高15-30°,缓解切口的张力,减轻疼痛不适感。
(3)呼吸干预,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发生窒息或者呕吐物误吸。神智未清醒采取平卧体位,尽可能保持口咽气管位于同一水平,确保起到的开放性。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防止发生喉头水肿或者喉痉挛发生。床边防止急救包,一旦发生误吸,应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解除梗阻实施人工呼吸或者气管插管,给予常规性吸氧干预。
(4)关爱及玩具安抚干预,手术前后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根据年龄和家长文化程度及性格等差异性,结合病情对其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讲解术后麻醉苏醒期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在麻醉清醒后会伴有烦躁、哭闹和挣扎等行为,主要使用麻醉室准备经消毒的儿童玩具以注意力分散法缓解情绪,在护理人员温馨的呵护和关爱及家属陪伴下,增加安全感,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1.3护理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的不适感发生率和舒适度评分(简化舒适状况量表,在清醒时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分析,舒适度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不适感发生率用率表示,以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适感发生率对比
护理组不适感共发生11例,总发生率为22%;常规组不适感共发生21例,总发生率为42%,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麻醉恢复室患者受到较多方面的影响,心理上有显著的焦虑、抑郁等表现,在心理影响下引起的应激反应又会影响到机体,不利于麻醉苏醒。麻醉和手术会引起口干、疼痛、寒颤等不适感,降低了苏醒质量[2]。关于儿童术后烦躁产生的机制尚未明确,当前认为与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反应有关。患儿在恢复期的躁动会引起自身的损伤,降低了恢复质量。为此应加强对麻醉恢复室的患者身心双方面的护理干预[3]。
结果显示:护理组的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舒适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舒适化护理方法的应用可获取较好的成效。舒适护理的开展满足了患者术后对舒适的基本需求的满足,通过护理干预后可降低不适程度,确保身心双方面达到较好的状态,根据临床患者的表现,护理工作从体温、体位、安抚、呼吸等方面展开系列的干预,最大限度的缓解了不适症状,进而确保了患者能够安全、舒适的度过麻醉恢复期[4]。舒适化护理的应用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将患者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并将护理工作的开展的第一要务以患者舒适度为主。医护人员关提高了对患者个人隐私、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的重视,从患者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出发,全面评估整体症状,在护理中提升工作的主动性,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切实满足其需求,让其感受到身心的温暖,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痛苦,从而创建了较好的就医氛围[5]。研究中,护理组的不适感发生率较少,表示舒适化护理的应用可维持术后患者的安全康复。
综上,在麻醉恢复室中对患者开展舒适化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改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感,提高舒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普可,汪霄,杨莉,等.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舒适护理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理状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180-182.
[2]官莉萍,官颖萍,崔芳.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舒适化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1):91-92.
[3]周文红.手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61.
[4]宋惠.舒适化护理模式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22-223.
[5]张海荣.舒适化护理干预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8):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