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倪翠
[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倪翠
        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眼耳鼻喉科  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6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成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早期护理干预),比较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耳鸣复常时间、耳闷复常时间、听力复常时间、纯音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儿症状恢复,提升家长认可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效果;满意度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患儿发病后会出现听力下降以及中耳积液等主要特征,在儿童群体上比较多见,该疾病发病因素复杂,临床常认为其和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阻塞以及病毒感染有关。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干预,会导致患儿听力功能受到影响,进而累及语言发育和生活学习。但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导致患儿依从性较差,如何对患儿进行早期护理,提高护理配合度和护理效果尤为关键[1]。此次研究以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例,探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6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3-14岁,平均年龄(8.31±2.56)岁,平均病程(5.24±1.86)月;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3-14岁,平均年龄(8.14±2.19)岁,平均病程(5.25±1.85)月。患者一般信息无太大区别(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口头宣教以及常规康复指导等。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①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受限,其真实心理状态难以被护理人员理解。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家属的沟通,向其普及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帮助其认知到治疗必要性,能够协助护理人员来了解患儿症状和想法。同时对患者进行肢体抚触和语言安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取得患儿的信任。②用药指导:指导家属协助完成正确的滴鼻、服药,让患儿保持仰卧位并且垫枕肩部,在鼻腔低于咽部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鼻液的滴注。滴注5分钟后再起立,等到药物到达咽鼓管后再对药液进行加温,避免患儿出现眩晕。护理人员在对患儿给药期间,每一个步骤和操作都要向患儿家属进行展示,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确保患儿在出院以后给药能够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讲解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问题,提高家属对药物的认知能力。③检测护理:利用声导抗体检测对患儿中耳功能进行评估,期间叮嘱患儿保持清鼻、吞咽等动作,维持环境安静,对患儿外耳道的通畅性进行观察,对堵塞及时进行处理[2]。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耳鸣复常时间、耳闷复常时间、听力复常时间,检测患儿纯音气导听阈。
1.4统计学意义
        在统计学软件SPSS23.0中录入实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t检验。在p<0.05时,提示组间数据之间存在对比价值。
2结果
        观察组患儿耳鸣复常时间、耳闷复常时间、听力复常时间、纯音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和多种因素有关,如通气障碍、机械性鼻咽部阻塞等。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耳鸣、疼痛、听力下降以及耳鼻部塞等症状,并且在摇头时能够出现水声。该病在儿童阶段有着较高发病率,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沟通意识较差,对自身的病情难以做出具体描述,容易引起病情反复发作,对患儿具有较大健康威胁。另外由于大部分患儿对检查和治疗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配合问题,导致护理工作难度较高,如何优质开展早期护理工作,改善患儿预后,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3]。
        早期护理干预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的应用,能够在患儿入院时就给予患儿家属相关健康教育,完善心理护理和各项检查护理,能够对患儿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进行提高,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此次研究观察组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相较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症状复常时间和纯音气导听阈明显更优。分析原因是因为心理护理能够消除家属顾虑,稳定患儿身心状态,提高其配合度[4]。用药指导能够强化治疗效果,让患儿的疾病康复进程得到明显加快。并且通过指导家属协助患儿进行用药,能够确保咽鼓管中药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药液进行加温处理则能够避免药液过冷,对眩晕等不良反应进行规避。而检测护理的实施能够对患儿中耳功能进行综合评测,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确保疗效的安全可靠[5]。
        综上所述,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儿症状快速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红艳,李晓辉.分析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进行早期护理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98.
[2]刘钊.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干预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2):28-30.
[3]肖玉凤,李文成,马媛媛,徐建锋.探究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现代养生,2019(22):115-116.
[4]何瑾要.系统护理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19(14):205-206.
[5]杨小营. 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应用于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6):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