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宋宇1 鲜露2 向桂萍3
[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宋宇1  鲜露2 向桂萍3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研究对照实验的形式,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院患者150进行研究,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利用中医护理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上肢痉挛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好。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个评分也较高,和对照组数据差异极大。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患者,在基础治疗中,加大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的现象,提高患者的日常能力,保证患者的健康,提升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中医护理,肢体功能
        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脑卒中又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常见的为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后痉挛是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据不完全调查,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在偏瘫后三周之内均会出现痉挛,特别是上肢痉挛[1],严重的痉挛会加重患者的功能障碍,有时也会成为功能障碍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积极治疗脑卒中患者后上肢痉挛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
1资料
        1.1临床资料
        研究开始时间:2019年1月,结束时间:2019年10月。
        患者来源:缺血性脑卒中院患者。
        患者人数:150例。
        将150例病人,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则无差异,资料如下:
        观察组信息:例数:75例。年龄:41~89岁,平均年龄(68.19±1.44)岁。男性40例,女性35例
        对照组:例数:75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68.23±1.51)岁。男性39例,女性36例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干预。
        中药干预,生黄芪 30~120g 红花6g 川芎6g 当归12g 桃仁6g 地龙6g 赤芍9g 川牛膝 9g 桂枝6g;随症加减药物:气虚甚者加党参,痰湿重者加胆南星 半夏,便秘者加麻子仁;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针灸干预:选择穴位肩髃穴、臂臑穴、肩髎穴、曲池、手三里、外关穴、合谷、阳池、三间、后溪、膻中穴、血海,在单日针刺健侧的穴位,双日针刺患肢的穴位,手法:平补平泻,单双日交替治疗,每次留针30min[2]。


1.3观察范围
        分析患者上肢痉挛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上肢痉挛情况采用Ashworth评分法分析,日常生活能力为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3]
        分析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分析[7]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的版本为spss20.0,计量单位采用±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位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上肢痉挛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组患者的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44±0.27)分、(56.29±4.14)分,对照组的数据分别为(2.18±0.42)分、(43.88±4.03)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上肢痉挛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好,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的分值分别为(9.44±0.27)分、(9.29±0.14)分、(8.72±1.03)分、(8.43±1.04)分,对照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3.18±0.42)分、(3.88±1.03)分、(4.26±1.04)分、(4.11±0.97)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作为脑血管类多发病,是一种常见的急症。近来患者病发率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并发率较高。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精神刺激、活动较剧烈等因素。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脑动脉的血流量快速的降低,为大脑内的组织也呈现出高缺氧以及缺血的状态,而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尽管控制住了死亡率,却对致残率束手无策,大部分患者在相关治疗后,仍然面临后遗症的影响,导致患者生活、工作等诸多不顺,而上肢痉挛也是其中一种[4]。
        中医里,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而中医护理干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采用中医中药、针刺等干预手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中药干预能调节细胞功能,降低凋亡率,促进血液循环,针刺可达到补虚泻实、调节两侧经络的作用,进而达到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由于脑卒中患者出现上肢痉挛的患侧的经络以及神经传导都受阻,所以才选择健侧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交叉联系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上肢痉挛改善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好。同时在生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也较高,充分证实,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的现象,提高患者的日常能力,保证患者的健康,提升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笑,章磊,周海云. 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卧床患者经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新中医,2021,53(10):184-186.
[2]王文琴,张翠红. 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824-1826.
[3]王丽荣,吕艳丽,刘兢,姚爱荣. 不同手法针刺通里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06):1162-1167.
[4]吴云虹,林雅明,符薇薇,董非斐,周少珑. 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05):59-63.
[5]付彩红,吴爽,张虎,邹忆怀. 针刺促进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