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湖北省京山市人民医院 湖北省4318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眼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方式进行区分对比。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眼科护理干预模式,最终对两种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视力状况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实施护理之前,两组患者在市里水平方面的表现差异并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事例表现出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他他也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工作,有必要增加眼科护理干预模式,在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水准的同时,加快患者视力恢复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眼科护理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用效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有较高的几率因糖尿病而引发视网膜病变,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常见眼部并发症,并且该疾病对于患者的视力会产生不可逆损伤。主要原理是血糖水平过高的情况下,会引发血管内皮损伤,这是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病变的直接原因。而位于眼底的微血管出现病变,这个会造成眼底动脉硬化,出血等情况,对视力产生的影响十分直接,会导致患者的视力持续下滑,主要症状包括视物变形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失明的情况。因此,针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除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外,还需要关注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主要探讨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眼科护理干预的效果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48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参与,分别于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前往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社的队长组合观察组。对照组中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3:11,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69岁。观察组中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1,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62岁。所有患者,其余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护理工作服务主要为常规模式,包括必要的用药护理和眼部清洁,严格遵循医嘱,执行各项护理工作,除此之外,包括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不单接受常规护理工作,同时还接受眼科护理干预服务。①心理护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视力大幅度下降,这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都会导致其负面情绪的出现,通常会存在恐惧,紧张,不安或者是焦虑等情绪,不仅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同时对于预后的康复速度也会产生阻碍,因此必须实施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并能够从患者的角度表现出对患者当前状况的同情以及关心和尊重,通过良好的清理引导来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其心态趋于稳定,保持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的积极配合。②健康指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慢性终身疾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以及药物控制。故此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十分关键。目的在于引导患者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知,降低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感。同时引导患者掌握关于疾病仿治疗和康复的各种知识以及技巧,并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方案的各项细节准确落实。③用药指导。用药指导主要是针对患者用药的具体时间,药量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避免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出现错误使用药物的情况而影响预后效果。科学有效的用药指导是保证药效的关键。④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日常饮食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必须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盐,糖,脂类食物,严格遵循进食原则十分关键。饮食护理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患者的日常饮食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⑤运动护理。运动护理工作具体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一定时间段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而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例如术后六天左右,可以依据患者的自身尸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例如慢跑或者是打太极拳等,以有氧活动为主,在进行运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既能够保证增强患者的体质,也能够避免过度运动而引发负面反应。⑥眼部护理。对患者眼底及视力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减少眼部活动,避免强光刺激,平时注意卧床休息,保持眼部清洁,合理使用滴眼液辅助治疗,以防视网膜出血。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视力水平,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1.4统计方法
数据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的视力水平护理前,对照组视力水平为(0.50±0.11),观察组视力水平为(0.49±0.52),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视力水平为(0.62±0.12),观察组视力水平为(0.78±0.1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具体机理研究仍在持续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病程,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控制不稳定等都会对该疾病产生直接的影响。临床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无法达到完全治愈,因此患有该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为了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就需要关注临床护理工作的准确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由于缺少对护理细节的把控,因此护理效果一般,故此倡导将眼部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护理阶段工作中,目的在于落实各项护理工作细节,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水平,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有效控制病情,以此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保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眼部护理干预工作之前,观察组患者和护理组患者在视力改善情况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而接受眼部护理干预服务之后,观察组的视力改善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该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眼科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促进患者视力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1] 蒋佳,钱曦明 . 自我管理联合技能训练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分析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 24(7):987-990.
[2] 包著妍,包可琪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10):106-108.
[3] 丁杨,夏春爱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 [J].大医生, 2017 , 2(9):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