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对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   作者:王晓伟
[导读] 目的:针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对膝关节
        王晓伟
        浙江衢化医院(浙江 衢州)324004
        摘要:目的:针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对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98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综合护理)与对照组(n=49,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NRS评分),观察组患者(0.44±0.20分)低于对照组患者(1.23±0.36分),(p<0.05);术后皮肤状态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患者97.95%(48/49)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42/49),(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综合护理的实施,可帮助患者消除膝关节疼痛影响,改善局部皮肤肿胀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关键词:膝关节;骨质增生;综合护理;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
        膝关节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生老年人群中,在临床中又被成为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炎。发病后,患者在运动期间均会出现严重而反复的探讨症状,甚至无法站立、行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负担。以往,临床针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但是受到患者年龄较大、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影响健康。因此,针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1]。]本次研究重点为护理方案的选择,就综合护理护理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以81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98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其中有男性30名,女性19名,年龄最大者79岁,年龄最小者47岁,平均年龄(62.05±3.47)岁.
        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其中有男性27名,女性22名,年龄最大者78岁,年龄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62.10±3.45)岁。
1.2方法
        常规护理:饮食调整,体重控制,消炎、镇痛等。
        综合护理:(1)手术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膝关节周围损伤的大致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回答患者关于病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术后对患者体位进行维持,对患者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状态进行仔细观察,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处理;(2)训练护理:a.股四头肌锻炼。叮嘱患者在家在床上平置大腿,紧绷肌肉,间隔10s将肌肉放松,每日3组,每组10次,b.直腿抬高训练。叮嘱患者保持平卧体位,伸直下肢,抬高患肢足跟,保持20cm伸直抬高角度,维持10s后放下,重复该动作10次为1组,每次4组,c.屈膝训练。叮嘱患者保持平坐体位。双腿自然下垂,由家属帮助患者将健侧膝关节置于患侧前方,由健侧膝关节轻向后压,保持1min,每日3次;d.行走训练。待患者能够自行下床活动后,由家属帮助其下床活动,由平地行走逐步向上台阶训练过度,根据患者活动量适当增减运动量。
1.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疼痛程度采用NR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检测,满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分别于护理前后测定[2]。
        (2)术后皮肤状态:以优、良、差作为判定指标,手术切口正常,无淤血、出血情况出现,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解剖层次,以上为优,手术切口正常,无淤血、出血情况出现,解剖层次存在少量模糊,以上为良,局部皮肤有压痕出现,该位置皮肤颜色较其他位置明显更深,可见明显的红肿,患者主诉疼痛,以上为差[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疼痛程度
        护理干预前,疼痛程度评分(NRS评分),观察组患者(2.54±1.04分)与对照组患者(2.56±1.06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NRS评分),观察组患者(0.44±0.20分)低于对照组患者(1.23±0.36分),(p<0.05)。
2.2术后皮肤状态
        术后皮肤状态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患者97.95%(48/49)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42/49),(p<0.05)。见下表1:

3讨论
膝关节骨质增生俗称“老寒腿”,是一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中,且男性患者人数要高于女性患者。目前临床中对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普遍认为肥胖、遗传、创伤与关节形态等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4]。
本次研究针对观察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提出综合护理措施,通过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度,细心照料患者,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指导,一方面通过营养支持、饮食干预,提高患者的体质,促进患者吸收蛋白质,改善骨密度,另一方面通过训练护理,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改善患者的体质,促进患者的康复[5]。
综上,针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综合护理的实施,可帮助患者消除膝关节疼痛影响,改善局部皮肤肿胀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付文玉. 人性化护理在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8):150.  
[2]毕朝晗. 规范化护理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1):122-123.  
[3]张燕. 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20,11(20):78-79.
[4]宋海玲,范凤霞. 综合护理在膝关节骨质增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7):11,15.
[5]张倩,程丽,王静. 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效果[J]. 长寿,2020(8):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