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云
核工业四一九医院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目的:对比轻断食与低能量均衡饮食对减重效果及代谢的影响。方法:针对60名肥胖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取低能量减重,而研究组采取轻断食减重。八个星期后,再调查病人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体脂肪的实际情况。结果:低能量减重和轻断食减重都能降低体重、缩减腰围,减少体脂肪(P<0.01),同时在代谢指标上也都有明显的下降。结论:低能量减重和轻断食减重都可以减小体重、脂肪,缩减腰围和降低代谢指标。【1】
【关键词】肥胖;轻断食;低能量饮食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的是60名肥胖病人。目的是掌握这两种方式在减小体重、体脂,缩减腰围、降低体重指数和代谢指标方面的效果,具体的报告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针对60名超重、肥胖病人进行研究,年龄在21岁到55岁之间,BMI>24kg/m2。纳入标准:本次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且所有的病人和家属都签订了知情书。排除标准:继发性肥胖;患有过皮质醇增多症的病人;(2)患有过糖尿病的病人;(3)甲状腺功能衰退的病人;(4)药物性肥胖病人。将病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取低能量减重,研究组采取轻断食减重。其中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16名和14名,年龄在25岁到55岁之间;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18名和12名,年龄在21岁到52岁之间。两组间的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营养方案
(1)对照组
日常减重摄入量为:男患者1400kcal/d-1600kcal/d,女患者为1000kcal/d-1200kcal/d。平衡膳食,其中碳水化合物要达到总能量的50%-55%,蛋白质要达到总能量的20%-25%,而脂肪吸取量则要达到总能量的20%-25%。进行8个星期的随访。
(2)观察组
在一星期的时间内,正常饮食要达到5d,在能量摄入方面,男患者为1600kcal/d-1800kcal/d。女性则为600kcal/d-800kcal/d。在饮食方面,要以亚麻酸营养代餐为主,并配有蔬菜和一少部分的蛋白质。100g代餐粉能量是446kcal。进行8个星期的随访。【2】
(三)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两组患者减重前后,在体重、腰围、脂肪以及体重指标方面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减重前,体重(kg)、腰围(cm)、脂肪(kg)以及体重指标(kg/m2)方面分别为(82.6±12.9)、(95.3±6.3)、(27.2±4.6)、(29.0±2.5)。在减重后,体重(kg)、腰围(cm)、脂肪(kg)以及体重指标(kg/m2)方面分别为(78.3±11.3)、(90.9±4.3)、(23.5±5.1)、(27.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在减重前,体重(kg)、腰围(cm)、脂肪(kg)以及体重指标(kg/m2)方面分别为(79.2±9.8)、(96.3±7.1)、(26.4±4.8)、(28.5±2.2)。减重后,在体重(kg)、腰围(cm)、脂肪(kg)以及体重指标(kg/m2)方面分别为(75.3±10.0)kg、(90.1±6.6)、(23.0±4.5)、(26.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近些年,对低能量均衡饮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中了解到其对减小体重、脂肪、缩减腰围以及降低体重指数、代谢指标具有明显的作用。【3】而对轻断食的研究则不是很多,不过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通过6到8个星期的轻断食,能够显著减小体重、脂肪、缩减腰围以及降低体重指数、代谢指标。【4】从本次研究中了解到,对照组患者减重后的体重、腰围、脂肪、体重指标以及代谢指标方面和减重前相比,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减重后的体重、腰围、脂肪、体重指标以及代谢指标方面和减重前相比,也均有所下降。通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肥胖群体来讲,采取轻断食与低能量均衡饮食都可以减小体重、脂肪,缩减腰围和降低代谢指标。
【参考文献】
[1]黄娟,陈曦,刘红,林晓倩,杨剑.轻断食膳食模式在团体体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1):15-16+21.
[2]封铧,王璇,李德文,邱斌,黄凤洪,徐同成.轻断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0):351-355+360.
[3]房玲玲,李小燕,徐斌斌,邱侠,晋梦诗,金科美.轻断食与低能量均衡饮食对减重效果及代谢的影响比较[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9(05):309-310-311-312-313-314.
[4]房玲玲,李小燕,江滢,程梦凌,金科美.低能量均衡饮食对减重效果及代谢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0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