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2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探究组与对比组各22例,在探究组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在对比组患者的护理中则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而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护理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的膀胱癌患者时,对其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能够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全切术;输尿管腹壁造口术;优质护理
膀胱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一般与环境因素、吸烟等有着较为直接的关联,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血尿,并可能伴有尿频、尿痛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1]。为尽量提高临床对膀胱癌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我院就优质护理在临床实践的价值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44例,均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探究组与对比组各22例。在探究组患者中,年龄上限为75岁,下限为51岁,均(62.5±3.7)岁,男:女=18:4;在对比组患者中,年龄上限为76岁,下限为52岁,均(62.8±3.5)岁,男:女=19:3。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书,且探究组与对比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在护理对比组患者时采取常规措施,主要内容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术后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切口护理以及并发症处理等。
在护理探究组患者时则采取优质护理措施:①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感与并发症,使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并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方式缓解不适感与负面情绪;②叮嘱家属在术后陪护期间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状态,并及时将不良情况通知给医护人员,以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并在对患者进行造口护理时向家属讲解,以确保造口护理的质量以及为患者离院后的居家护理作准备;③患者在术后1d内不能饮食,因此要明确告知患者原因并为其补充液体以供给能量与营养,同时安抚患者保持耐心,在1d后即可为患者提供流质食物;④做好对患者的引流管管理,观察切口状态并及时更换集尿袋,同时准备好对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案以便能够及时的处理并发症。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即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纳入SPSS24.0处理,x2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度数据并以率(%)表示,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1%(1例造口周围尿液性皮炎、1例麻痹性肠梗阻),对比组患者则为22.7%(3例造口周围尿液性皮炎、2例麻痹性肠梗阻),x2=6.916,P=0.009<0.05;探究组患者评价满意11例、一般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5.5%,对比组患者评价满意8例、一般9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77.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x2=14.095,P=0.000<0.05。
3 结论
膀胱癌在临床较为常见,且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手术是治疗该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患者普遍存在年龄大、机体耐受性较差等情况,因此术后需要对患者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以尽量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与并发症的风险[2]。
对采用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以使其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与乐观的心态,对造口进行良好护理、予以患者饮食指导以及引流管管理等护理内容,能够提升临床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尽量减少可能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3,4]。
结合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探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体现了优质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良好应用价值,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能够得到患者的高度肯定,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羚羊. 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194-195.
[2] 徐美兰. 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6):95.
[3] 徐美兰. 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9):180-181.
[4] 符建霞. 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