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中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中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500例白内障患者筛选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将上述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2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2组数据经计算分析后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中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对其生活质量予以提高。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白内障;生活质量;心理状况
白内障是临床上多发的眼科疾病,该病引发因素较多,常见年龄大、营养不足以及代谢紊乱等[1]。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该疾病,但术后患者较容易产生疼痛,同时患者因担心术后的视力情况,从而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2]。为此,本次研究中500例白内障患者筛选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中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500例白内障患者筛选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将上述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0例。其中对照组男患168例,女患82例;年龄在56-78岁之间,平均年龄65.43±4.32岁。实验组男患162例,女患88例;年龄在57-75岁之间,平均年龄65.32±4.57岁。以上患者基础资料经计算分析后差异较小(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施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详见下文:
(1)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予以详细了解,为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例如对于文化水平低、且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应采取简单易懂的方法讲解白内障的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相关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同时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以对患者负面情绪予以缓解,同时促进患者积极面对自身疾病,提高其治疗自信心。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并且向患者讲解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若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情况下,则会对其免疫力予以降低,进而加重病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促使其怀以愉悦的心情,同时结合家属给予患者关心以及照顾,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
(2)术后心理干预:患者手术期间会采取局部麻醉,在此期间,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为此,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应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了解,并进行分析,以便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对患者的心理压力予以消除。术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不能心急,告知患者恢复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其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回答。促进患者情绪稳定。
1.3 疗效标准
对比分析2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①焦虑、抑郁:焦虑、抑郁评分采取SAS、SDS评分量表予以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
②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应用自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予以评估,其包含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活力以及躯体疼痛。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输入到SPSS25.0软件中予以分析,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焦虑、抑郁评分
实验组焦虑评分(43.25±3.46)分;抑郁评分(41.56±4.67)分。对照组焦虑评分(56.43±4.67)分;抑郁评分(55.78±5.78)分。t检验值:焦虑评分(t=35.855,P=0.001);抑郁评分(t=30.257,P=0.001)。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2组数据经计算分析后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2.2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76.89±3.45)分、心理健康(81.43±4.76)分、社会功能(86.54±3.45)分、活力(82.47±4.32)分、躯体疼痛(84.57±4.56)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67.84±3.42)分、心理健康(66.78±4.34)分、社会功能(67.54±2.54)分、活力(68.94±5.43)分、躯体疼痛(65.43±3.47)分。t检验值:生理功能(t=29.455,P=0.001)、心理健康(t=35.960,P=0.001)、社会功能(t=70.122,P=0.001)、活力(t=30.830,P=0.001)、躯体疼痛(t=52.813,P=0.001)。实验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2组数据经计算分析后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可导致患者视力降低,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心理,可致使患者产生孤独、自闭等心理,进而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3]。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治疗白内障,但手术可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对其造成伤害[4]。
本研究中对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对患者相关知识的了解予以加深,并且可对其心理状态予以改善,促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提升其依从性,从而促进其康复。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2组数据经计算分析后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中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对其生活质量予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屈慧婷.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20, 007(011):122.
[2]杨媛. 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健康大视野, 2019, 024(009):166-167.
[3]刘学. 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3):133-134.
[4]任婷.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生活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 51(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