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丽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8例本院在2018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均为39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比,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肾衰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血液透析,而血透患者需要确保血管通路,临床上主要采用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其可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率[1]。但部分患者在血透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要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针对性护理在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8例本院在2018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范围是32至71岁,平均年龄(56.24±3.22)岁,病程范围是1至11年,平均病程(8.05±2.76)年;观察组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范围是33至72岁,平均年龄(56.75±3.28)岁,病程范围是2至12年,平均病程(8.67±2.32)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并解决,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
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内容为:(1)穿刺前: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详细掌握患者的病情、病史等基本信息,检查构建血管通路的动静脉,评估其粗细、静脉走向等。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详细讲解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患者和家属常因该疾病周期较长,对疾病认知不足,而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多举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多关心、鼓励患者,树立患者的自信心,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穿刺前清水将穿刺侧肢体清洗干净,准备造瘘侧的手臂不能抽血、输液,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告知患者保护血管。(2)穿刺中:进行穿刺时,护理人员应先将穿刺部位消毒,使穿刺点和吻合口保持约3cm的距离,动脉和静脉保持10cm的距离,不能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选择向心方向进行穿刺,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加使用周期。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麻醉方法等,严格遵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穿刺,减少患者发生外源性感染的风险。(3)穿刺后:指导患者尽可能穿宽松的衣服,指导患者将穿刺侧肢体抬高45°;穿刺2天后,指导患者进行握拳、腕关节锻炼,促使静血回流,避免肢体发生肿胀。注意观察患者穿刺侧肢体,检查是否发生苍白、麻木、发凉等缺血症状;指导患者休息时禁止压迫穿刺肢体,预防血液循环不畅。护理人员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管,检查是否有杂音,遵医嘱对患者实施抗凝治疗,发生血栓。定期检查并更换敷料,减少发生感染的概率,检查皮肤是否清洁、干燥,注意是否有出血现象,若有则进行止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出血、感染、血栓。(2)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纸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实施处理,以百分比表示记数资料,x2用以检验。两组数据对比符合研究标准,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png)
3讨论
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自身血管缺陷等因素,无法搭建良好血管通路,而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给予其可靠的血管通路和生命支持。但血透患者在进行人造血管内瘘的过程中,会诱发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常规护理对患者个体差异认识不足,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预后较差,护理效果不佳。而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通过对患者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穿刺前评估患者的血管通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穿刺时对其部位进行消毒,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有效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恢复;穿刺后指导患者避免穿紧身衣物,检查患者的穿刺肢体是否出血、发凉等,指导患者避免使穿刺肢体产生压力等,能够减少血栓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血透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赵静,董妮,罗红梅,等.针对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28):130-131.
[2]练镜英,曾顾梅,张琼娇,等.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6,6(8):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