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玲
枣阳市熊集镇中心卫生院 441212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改进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41例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作为本次研究标本,回顾性分析涉及以上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总结导致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经分析来看,导致护理纠纷事件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护理态度不佳、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有关,且因以上因素而导致的纠纷事件数分别为12例、9例、7例、13例,占比分为29.26%、21.95%、17.07%、31.71%。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纠纷事件的发生多与护理人员和患者原因引起,应当重视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并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防范对策
前言:妇产科为医院重点科室,据当前情况来看,妇产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许多患者会有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而且当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有较大变化,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容易与护理人员产生纠纷,因妇产科患者情况的特殊性,护理纠纷发生率也较高,据统计,我国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占比高达35%,极大的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甚至会给医院社会形象带来损害。本次研究中,便围绕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共选取41例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作为研究标本,其中涉及41例患者,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1.02±4.59)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护理纠纷事件,并总结、分析导致纠纷的原因及其占比,为防范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组内比较,均符合正态性检验时,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不符合正态性检验时,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纠纷原因分析
41例护理纠纷事件中,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护理态度不佳、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是导致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的主要原因,且因以上因素而导致的纠纷事件数分别为12例、9例、7例、13例,占比分为29.26%、21.95%、17.07%、31.71%,详细见表1。
.png)
3.讨论
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不利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此妇产科护理管理部门要提高重视度,注重针对原因“对症下药”,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分析来看,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多数与护理人员有关,要知道护理人员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参与者,其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优质服务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为患者排忧解难,疏导心理状态,从实际分析来看,之所以会有较高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模式比较单一化、对护患沟通重视度不足、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有较大关联;同时,部分患者心理状态不佳,如产妇在分娩前会有较为严重的产前焦虑、抑郁情绪,若未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很容易出现护理纠纷事件,对此必须要注重优化护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改进:
第一,注重护患沟通。妇产科内患者情况复杂,对病症的了解不足,情绪比较低落,也有部分患者脾气会比较暴躁,极易与护理人员发生口角,进而引发护理纠纷[1]。当下妇产科护理管理部门要重视护患沟通,而且护理人员的言语要谨慎,不可随意下结论,否则均可能会让患者误会,尤其是诸如“没事”等一类的不严谨用语;另外,许多患者的情绪会比较低落,甚至是失落,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疑惑,对于有疑惑的患者,要尽量知无不答,并且要注重使用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语言;对于对治疗方法无较大信心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重点讲解有关治疗方法临床优势的内容,或者举几例典型康复案例,让患者可以逐步提高自信心。另外,护理人员也要重视加强与家属间的交流,尽可能安抚家属,让其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告知家属不要胡思乱想,静待检查或治疗结果。
第二,提高责任心。据本次调查研究分析来看,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而导致的护理纠纷事件占比高达29.26%,位居第二。当前妇产科护理工作比较繁忙,护理人员每天均奋战于“第一线”,时常会出现工作过于劳累的问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疏忽与患者交流或一些细节性的内容;同时,妇产科中也有部分工作经验相对比较薄弱的新人,其整体综合素质相对不足,甚至时常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的问题[2]。对此,要定期加强思想政治培训,让妇产科内所有护理人员均能够树立责任意识,注重提升护理工作的细节性,并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到护理工作的始终。
第三,提升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工作的参与者、实施者,其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从本次研究分析来看,因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而引起的纠纷事件占比最高,达31.71%。当前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培训工作,定期学习妇产科护理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术水平;同时,当下也有许多的新型护理知识和理念,培训过程中也可加入此类内容。此外,要注意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学习情况,使其可以保持一定的紧张感,进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
第四,加强监督。除以上措施外,还要重视加强监督。护理管理部门可选取几名护理人员成立监督小组,经常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同时还可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重点调查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也可定期通过会议讨论集中商讨改进建议。另外,对于一些态度不佳、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护理人员需给予处罚。
参考文献:
[1]易莉,张梅芳,黄芬梅.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1):3071-3072.
[2]衡丽慧,李斌,薛丽嫚.细节护理管理的加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风险及护患纠纷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