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积极护理干预与效果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3期   作者:贺杨文
[导读] 分析急诊积极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
        贺杨文
        四川省人民医院  急诊观察室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积极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CS)的效果。方法:对象以60例AMI并CS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6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急诊积极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2组血压水平及并发症率。结果:2组对比干预后SBP、DBP等水平、并发症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急诊积极护理干预AMI并CS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血压予以显著改善,且可减少并发症,从而提升救治效果,可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急诊积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干预效果

        在临床上,由于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坏死,则称之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该病症发生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1】。AMI发生后若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以心源性休克(CS)最为危急且常见,AMI并CS后,则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在此类患者最短发病时间内,将梗死通道有效开通,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积极干预各种并发症,从而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3】。因此本文对象以60例AMI并CS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6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30例),即探讨了急诊积极护理干预AMI并CS的效果,现做下述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对象以60例AMI并CS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6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30例)。患者各项信息经统计软件处理:研究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区间46-78岁,统计均值(56.7±4.9)岁。参照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区间46-78岁,统计均值(56.4±5.2)岁。经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显示,各组对比结果P值>0.05,可比。
1.2方法
    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参照组进行干预,即对各项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监测,对症用药,建立有效静脉通路等。应用急诊积极护理干预研究组,具体为:(1)入院前急救:至少安排具有资质的1名医师24h内在心内科门诊处值班,接到患者后需将其向抢救室立即送入,对患者各项指标如心电图等安排专科护士进行监测,对其病况初步判定后,协助其采取合理体位,建立静脉通路,连接除颤仪。(2)吸氧和止痛护理:告知患者吸氧重要性,若血氧饱和度≤10.7kPa者,则说明患者情况十分危急,需立即抢救。对于胸闷胸痛者,因其心率加快,神经兴奋度增加,所以梗死面积会扩大,从而加重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需提供相应止痛干预。(3)强化监测病况:对心电图改变密切监测,严格监测应用溶栓药物治疗者,以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4)补给血容量:即患者接受抢救时,需及时对血容量进行补充,滴注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药物,并给予呋塞米等利尿药以及强心药等。(5)强化生活干预: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饮食,饮食需清淡易消化,对出现恐惧、烦躁的患者,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并做好健康宣教,消除疾病影响,提升其配合度。
1.3评价指标
    比较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SBP、DBP)等水平及并发症率。
1.4分析数据
        所得数据由专业人员分析处理,工具为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计数等资料分别用、t检验数据差异,分别用“x±s”和(%)表示,当P<0.05时,统计差异满足要求。
2.结果
2.1对比2组血压水平
        表1中所示,2组对比干预后SBP、DBP等水平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AMI并CS指的是心排血量在短期内明显减少,无法满足各器官灌注所引起的疾病,且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表现为脉微欲绝、面色苍白等,病情十分危急。通过对此类患者采取急诊积极护理干预,则可有效提升其抢救成功率【4】。首先护理时需重视基础护理方面的工作,在急诊前、中、后三个阶段做好相关急救工作和护理,注意连续性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在抢救工作中促使护理工作有效贯穿,确保护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同时还需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加强干预,提供特殊措施加以处理,以提升抢救成功率【5】。本文结果显示,2组对比干预后SBP、DBP等水平、并发症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可见,急诊积极护理干预AMI并CS发挥着极大优势和作用。
    综上,急诊积极护理干预AMI并CS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血压予以显著改善,且可减少并发症,从而提升救治效果,可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丁涛.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积极护理干预与效果[J].母婴世界,2020,(24):249.
[2]李爱霞.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积极护理干预与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5):1274-1277.
[3]圣文娟.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护理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4):3248,3225.
[4]李颐,章倩,许美珍.急诊经皮冠脉干预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学,2017,8(3):128-129.
[5]徐重萍,张柳,张爱华, 等.心源性休克合并雷诺综合征急诊PCI的综合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4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