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3期   作者:刘宝珍
[导读] 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
        刘宝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脊柱外科   3321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现将我医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得到良好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良好,最终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配合度,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高发的骨科疾病,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腰椎功能障碍,从而会降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严重者甚至会丧失生活能力。为提升该病临床治疗效率,此次研究详细分析了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详情已在文中阐述。
1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我医院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接收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人数有25例,观察组患者包括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5.0±1.5)岁;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4例/11例,年龄均值为(45.5±1.5)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1)认知教育:耐心对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治疗方案、日常护理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协同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理解支持,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2)康复指导:第一阶段对患者开展被动式患肢抬高、外展以及按摩等,每次训练15次左右,每天训练三次;第二阶段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至被动式下床活动、扶床行走、小步走路等腿部锻炼。第三阶段在指导下完成背伸、髋膝伸屈及贴墙运动,每组动作持续15秒左右。第三阶段开展腰部柔韧性锻炼,锻炼时要给予患者佩戴护腰带,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扭腰和飞燕运动等,运动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度而定。
1.3观察指标
        使用汉密顿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最高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症状越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开展评定,满分为10分,获得分值越高表示指标改善越好。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进行评定,总评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腰椎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系统,总分10分,分数越高则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两组计量数据资料分别运用(x±s)、t进行描述检验,当两者数据对比差异达到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评分各指标对比后差值显示(P>0.05);通过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较轻,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组间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针对该病多数会采取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案,但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受到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依从性差等因素影响,加之该病治疗恢复期较长,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康复的干预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身体康复效率,使患者的腰椎功能得到良好恢复[1]。为此,本篇文章中对其患者开展了康复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该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认知教育,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并通过采取耐心的心理疏导释放患者心中压力,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缓解患者过度恐慌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分阶段对患者采取循序渐进的被动式和主动式肢体功能锻炼,在科学合理的运动下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身体康复效率,最终能够使患者的腰椎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倍.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影响的疗效[J].医学研究,2019,001(007):P.144-144.
[2]薛东梅.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v.18(27):183-184.
n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