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艳艳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目的: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护理干预工作中融合互动达标理论,分析互动达标理论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干预模式差异,平均分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干预模式,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依从性。结果:在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皆显著提升,且研究组提升幅度更高,P<0.05,在用药依从性方面,同样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互动达标理论融合于临床给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理想,不仅可优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强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规模推广。
关键词:护理;互动达标理论;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双相情感障碍
在医院精神科内部,双相情感障碍较为多见,患者主要会出现躁狂和抑郁两种情绪反复发作症状,一般来说,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都是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重要因素。在疾病影响下,患者自控能力较差,若不能及时就医问诊,很容易影响正常社会交际活动,危害患者心理健康,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基于此,临床需关注患者病情的控制,通过协助患者遵循医嘱定期服药,避免症状反复发作,但实际上,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强人意,影响最终的疾病控制效果。近段时间以来,互动达标理论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文章即对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加以研究,详细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临床干预模式差异,平均分组,各49例。研究组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85±5.44)岁,平均病程(3.34±1.35)年,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86±5.45)岁,平均病程(3.35±1.36)年,两组资料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契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和诊断依据;全部患者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功能;排除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因酗酒或药物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患者。
1.2研究方法
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对照组,在入院后,都要接受抗癫痫和抗躁狂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和疾病宣教等,研究组接受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具体需落实如下护理工作[2]。
①综合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精神、病情状态和治疗情况,与患者和家属密切沟通,掌握患者和家属心理状态,通过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获取对护理工作有价值的信息[3]。②设定目标,制定计划,以综合评估结果为依据,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患者及家属合作,共同设定契合患者实际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③实施护理计划,第一,护理人员要运用多样化的宣教方式,为患者全面细致的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增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第二,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患者配合度,同时,与患者家属配合,确保患者按时服药。第三,以平等的态度和患者交流,倾听并解答患者的疑惑,并指导患者正确表达自身的心理感受,科学运用共情等方式,维系患者心态的平和[4]。第四,护理人员需和患者家属密切交流,鼓励患者家属细心照顾患者,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④评价护理目标实施情况,客观评价护理目标达成情况,若未达成目标,需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分析原因,灵活调整原计划和原目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依据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优。用药依从性依据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分数在90分及以上表示依从性良好,60分到90分之间为依从性一般,60分以下为依从性差,观察各维度患者人数,计算用药依从性,公式为:(依从性良好患者例数+依从性一般患者例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系统,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皆有所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医院精神科内部,双相情感障碍疾病较为多见,临床普遍给予患者抗躁狂和抗癫痫药物治疗,以稳定患者心境,控制患者症状[5]。但由于患者自控能力差,无法持续用药,病情极易反复发作,故临床有必要给予患者有效干预。
所谓互动达标理论,侧重于个人和社会系统间相互影响,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可调动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护理工作,达成健康目标[6]。近段时间以来,互动达标理论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在本研究中,将其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皆有所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用药良好和用药一般的患者人数更多,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直接证明了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将互动达标理论融合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值得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焯莹、黎玉娟、陈晓欣. 互动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 2020, v.33;No.194(05):229-231.
[2] 陆文英、梁文豪、李小梅.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技术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20, v.27(07):130-131.
[3] 李云. 互动达标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09):172.
[4] 王晓利, 闵国营, 安鸿. 互动达标理论下临床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017(002):240-243.
[5] 杨茹. 系统护理干预对4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 005(018):159-160.
[6] 杨茹. 系统护理干预对4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