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春霞
茂名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安全管理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心脏介入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0年5月,分为参照组18例与研究组18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安全管理;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心脏介入术为心血管疾病常用治疗措施,依靠穿刺体表血管与造影干预,在血管中送入心脏导管,实施特殊导管操作,是诊断与治疗心脏疾病最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小儿心脏介入术治疗者年龄少、操作难度大、需要全麻下操作、危险性较高,多伴随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影响身心健康,极易诱发风险事件[1]。风险管理表示医院在护理时经常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引起风险,严重危害患者与家属,对于以上已发生风险或者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处理,预防风险事件发生,促使医院经济损失降低。研究表明,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能有效预防风险事件,改善治疗效果。本文将以38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心脏介入治疗患者36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0年5月,分为参照组18例与研究组18例。参照组,11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为10个月-12岁,平均是(6.69±1.98)岁。研究组,10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为11个月-11岁,平均是(6.86±1.7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完善有关检查,并给予患者与家属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
研究组实施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1)术前准备:1)护士参与术前病例讨论,了解手术方案、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特殊状况及应对的预案;2)术前做好手术部位皮肤准备、完善相关检查;3)术前禁食禁饮;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术前充分输液确保有效的循环血量。为避免影响医生术中操作,静脉穿刺部位应选择左侧肢体。4)术日晨评估患儿面色、精神状态,测量体重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5)手术用物准备,根据手术的类型备齐手术器材、药品及物品,根据患儿年龄、身高、体重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输送鞘。(2)心理护理:护士加强与患儿及家长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术前因为患儿及家长对心脏介入治疗知识不了解,有怀疑、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儿及家长心脏介入治疗的必要性、优势、方法和预后,消除其心中的疑虑,同时向他们介绍介入导管室的环境、主刀医生、护士以及心脏介入治疗术操作过程、原理及成功的案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正确的应对方法,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抵触感、增加安全感 ,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心脏介入治疗知识的认知。(3)术中护理 1)环境准备:做好术前室间的消毒准备工作,限制术中人员数量,认真检查器械、耗材、药物、物品的灭菌效果及有效期。由于心脏介入治疗术术中容易诱发低体温,做好体温管理至关重要。术前调节室温,把被服预热,加温消毒液以及液体,提前开暖风机。通过保暖干预、避免诱发低体温。2)加强患者管理,由于术中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T、P、R、BP变化、注意脉博的强弱、心率、心律、面色和血压的变化,特别是心电图的波型及动脉血压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提醒报告医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处理,保证患儿预后。术中,加强患者心理管理,关注负性情绪,加强沟通,对产生原因综合评估,实施珍贵性指导,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4)术后护理:1)术后穿刺肢体制动6小时,每30分钟观察穿刺肢体足背皮肤的颜色、温度及动脉博动等情况。24小时内注意伤口有无渗血,若发现皮下血肿、淤血,应立即按压并通知医生处理。2)观察尿量及颜色 造影剂的使用可加重心脏负荷,麻醉未清醒时适当输液,清醒后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同时观察记录好尿量及颜色。3)术后向家属发放注意事项小手册,做到避免患儿3个月内避剧烈运动及哭闹,防止封堵器脱落同时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随后,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分析本研究,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X2检验,表达方式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护患质量比较
对于风险事件与护理质量的比较,研究组更低,与参照组比较(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脏介入术为心血管疾病诊疗主要措施,治疗过程较为漫长,往往在治疗一段时间以后才可看到治疗效果[2]。部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且在短期内未看到明显效果,极易出现焦虑、沮丧等多种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增加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概率,对预后效果产生影响[3]。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护理为新型护理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实施预防管理,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改善沟通方法、服务方式,与患者之间能够顺畅交流,预防护患纠纷,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管理,提高综合能力,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在实处落实;加强患者心理指导,可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恐惧、紧张等情绪,改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4];加强导管室管理,做好环境消杀,提前调节手术环境的温湿度;做好心电监护监测,针对心电波形异常做好应对措施,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等;同时备注手术用物各种型号并明确风险事件产生原因,制定管理方案实施预防管理,并不断改进与优化管理方案,达到预防风险事件的目的[5]。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结果可见,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田永艳,马春娥. 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在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东方药膳,2020(2):173.
[2] 黄梅.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运用探究[J]. 健康必读,2021(6):272.
[3] 邓莉.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运用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0,7(6):124-125.
[4] 赖真萍,甘金慧. 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0(28):131-132.
[5] 朱卉. 围术期安全管理护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7):16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