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3期   作者:王雪 姜文爽
[导读] 分析探讨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
        王雪 姜文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 广州市5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中的抢救价值。方法:本研究纳选研究对象时间限定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共计纳选EICU入住患者102例,以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差异将其分成对比组(n=51,常规化急诊护理)及观察组(n=51,优化抢救流程护理),评价对比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有效率94.1%与对比组76.4%相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共计出现3例(5.89%),对照组共计出现9例(17.6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抢救流程在EICU患者中不仅可提升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且在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率中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化抢救流程;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趋势复杂多样,具有急救难度较大及护理难度大的特点,及时有效的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健康的关键,而科学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是确保患者抢救价值的基础[1]。本次研究以优化抢救流程作为急性急诊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措施,探析其在急性急诊重症患者中的抢救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选102例符合研究样本要求的急性急诊重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以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差异将其分成对比组行常规化急诊护理和观察组,行优化抢救流程,每组患者均为51例。纳入标准:案例资料全面者;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书面文件者。排除标准:可能诱发一种或多种并发病症者;不能全面配合研究及调查者;合并精神科病症者;患严重靶器官病症者。对比组内男27例(52.9%)/女24(47.0%),年龄下限40岁,上限67岁,均量(53.7±3.8)岁;观察组内男28例(54.9%)/女23(45.0%),年龄下限41岁,上限68岁,均量(54.8±3.9)岁;入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数据间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化抢救流程:①成立优化抢救流程小组,即ACI小组,定时培训组内成员的急诊护理操作技巧、急诊救治技能,丰富其理论知识,并将专业抢救技能纳入专业技能考核中,以提升护理人员对急救专业知识的重视度及专业化急救水平。②院前护理: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准确的拿好救援物品,保证在3min内出诊,在前往救援现场的途中,对患者的症状、病症、合并疾病及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科学有效的抢救方案。到达现场后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向医院急诊科反应患者的病情,以便急诊室充分准备好相应急救物品及药物,以提升抢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③病症监控:每15分钟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水平,并做好记录,对其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患者更换舒适的体位以提升其舒适感。④安全管理:为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其感染风险,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需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无菌操作。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定时测试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情况,以降低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对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严密监护,评估并发症高危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1.3评价标准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抢救有效率的评价依托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进行,量表评价得分越低即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越理想。显效(NIHSS降幅>90%,且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NIHSS降幅在45%~89%之间,且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无效(NIHSS降幅小于45%,生命体征无改善)。抢救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
        评价对比急诊抢救不良事件发生率,含压疮、非计划脱管、坠床。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之中应用的软件为SPSS20.0,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导入和处理从而获取相应的计算结果,计数以%的形式显示,并在X2检验之后,正负差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经t检验,当P值小于0.05可表示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价值对比
        观察组患者抢救有效率94.1%与对比组76.4%相较,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诊重症发生率的逐年上升,使得临床不得不提升对其抢救护理的关注度,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表1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优化抢救流程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抢救有效率为94.1%,而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对比组,其抢救有效率仅仅为76.4%,即表明优化抢救流程在提升急性急诊重症患者抢救有效率中具有的价值。在优化抢救流程中,成立了ACI小组,定时对小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及理论进行培训及巩固,使小组成员的专业抢救技能及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为有效救治及抢救工作的准确快速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表2数据中指出,接受优化抢救流程的观察组患者的观察组共计出现3例(5.89%),对照组共计出现9例(17.64%),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优化抢救流程中,注重院前护理、病症监控及安全管理,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急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可降低急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抢救价值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姓名:王雪(1989.10.19)性别:女  籍贯:辽宁省盖州市人,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现有职称:护师

通讯作者:王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