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3期   作者:樊佳怡
[导读] 上消化道出血非常常见,急救护理水平对患者后期恢复具有直接作用,
        樊佳怡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黄浦  200001

        摘要:目的 上消化道出血非常常见,急救护理水平对患者后期恢复具有直接作用,本文主要对循证护理在这一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确定了2020年2月~2020年12月某医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循证护理组53例,以及基础护理组53例。结果 依据SAS评分、患者的止血时间、患者并发症情况、患者的反馈等得出循证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两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效果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小于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具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引言
        消化系统疾病较多,上消化道出血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患者存在黑便、呕血等症状。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的速度比较快,因此病死率比较高。从当前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研究成果来看,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降低病死率,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之前选择了2020年2月~2020年12月某医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了患者病床号的标记。106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53名分到了基础护理组,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从24岁到75岁,中位年龄(43.23±5.93)。另外53名患者分到了循证护理组,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从23岁到76岁,中位年龄(43.41±5.83).通过验证对比确定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本文将循证护理与基础干预护理进行对比研究,基础护理组: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的急救护理以患者送到医院后立即确保患者处于平卧状态,头部偏向一侧,以避免呕吐物引起患者窒息。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等体征。当发现患者出血量大的时候,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及时清洁口腔,避免在这一阶段进食。
        循证护理组:护理人员按照循证护理相关规范和要求采取措施,首先成立了循证护理小组,并在领导人员的组织下分配护理任务。其次确定循证内容,包括了患者的呕血、黑便、生命体征、尿量、皮肤状态等,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保持关注,在这些信息之上做好患者心理、饮食、用药、出血控制等方面的护理工作。为了更进一步贯彻循证护理的原则,还完成了患者的特殊治疗护理,并对其出院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指导。然后进入到循证支持,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因为血管破裂的原因会出现心悸、乏力以及晕厥等症状,为此要尽快按照规定补充血容量、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循证护理组的成员相互配合查阅临床文献资料并讨论分析。最后为循证护理的步骤,当前期按照具体的护理计划实施干预之后,患者的病情能够初步得到控制,这一阶段需要继续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令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要抬高其床头,高度保持在15㎝到30㎝之间。观察患者的三强而囊管,做好放气护理。保证患者所在病房的温度适宜,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程度,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有效干预患者生活饮食习惯。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床单整洁程度加以检查,确保其干燥、卫生,避免患者皮肤受到过多摩擦,同时帮助患者翻身等,有效预防压疮。另外为了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家属可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这样也能够降低患者便秘的几率,对于患者而言十分有利。
        1.3 评判标准
        基础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的护理方式具有不同点,为此针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并发症率、患者的反馈以及SAS评分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SAS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为准,以便于客观地掌握患者的焦虑状态。另外关于患者满意度则以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加以把握,患者可以在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等四个选项中选择。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充分应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22.0,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SAS评分方面的情况
        基础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的患者在止血时间、SAS评分等方面存在差异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的反馈、并发症率情况
        通过调查和分析循证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确定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与基础护理均属于临床护理中不可或缺的护理方式之一,随着当前临床护理水平的提升,循证护理的应用范围扩大,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具体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完善和解决很重要。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活动的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并保障整体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形成更积极的作用,相较于基础护理干预措施而言其优越性更加明显。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一种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无论是治疗还是急救护理都具有一定难度,我国近年来的医疗水平逐渐提升,护理质量也有所改善,其中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属于重要的因素之一。与基础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能够发现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全面性,不仅仅是按照规定和要求完成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其他救助工作,还包括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以及出院后的问题的指导和干预,这样有利于保障医院的救治工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冼少萍,王敏芳,郭淑芬,张华娟,林泉根,廖桂霞.循证预见双模式并行急救护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全科护理,2019,17(36):4571-4573.
        [2]苗黎,朱晓玲.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247-248.
        
        
姓名:樊佳怡(1991.07--);性别:女,民族:汉族 籍贯:上海市崇明,学历:大专,毕业于上海市立达学院;现有职称: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