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3期   作者:黄晶晶1、郭云侠1、沈京2【通讯作者】
[导读] 针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黄晶晶1、郭云侠1、沈京2【通讯作者】
        1.湖北省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430061
        2.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天佑医院(湖北 武汉)430064
        摘要:目的:针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观察该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55名肺癌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n=30),另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25),比较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指标(SAS评分、SDS评分)、疼痛指标(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针对肺癌术后患者而言,具有可实施性,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癌;心理护理干预;疼痛;焦虑;抑郁
        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在因恶性肿瘤死亡的患者中,肺癌患者占1/4左右,为所有恶性肿瘤最高。当前临床中,针对肺癌主要以手术方案、放化疗方案及一定的辅助治疗方案进行处理,但是,受到病情因素、手术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遭受较大的损害,进而表现在术后疼痛、负面心理情绪等。因此,针对肺癌手术患者,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心理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为重点,纳入55名肺癌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55名肺癌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对照组中(常规护理),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大者82岁,年龄最小者50岁,平均年龄(57.41±4.88)岁,肺癌类型:腺癌16例,中鳞状上皮细胞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6例;
        观察组中(心理护理干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最大者81岁,年龄最小者50岁,平均年龄(57.52±4.91)岁,肺癌类型:腺癌16例,中鳞状上皮细胞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
1.2方法
        常规护理:按照肺癌围术期护理基本操作进行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1)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参考病情资料与患者一般资料,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2)与患者及其家属友好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制订心理护理方案;(3)执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告知患者肺癌的手术内容,相关健康知识,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成功案例等,给与患者鼓励与安慰,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4)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如不影响患者睡眠,则仅执行基础护理擦偶哦,如对患者睡眠产生影响,则通过镇痛药物进行干预,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尽可能减少药物用量,同时注意患者饮食,多食用纤维丰富食物,避免药物便秘副作用。
1.3观察指标
        (1)借助焦虑(SAS量表)、抑郁(SDS量表)评分量表对护理干预在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作用分析[3]:评分规则:SAS评分:低于50分:正常,50至60分:轻度焦虑,61至70分:中度焦虑,高于70分:重度焦虑,SDS评分:低于50分:正常,50至60分:轻度抑郁,61至70分:中度抑郁,高于70分:重度抑郁。
        (2)借助疼痛(VAS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护理干预在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作用分析:评分以10分制,疼痛感越强,评分越高,评分由患者按照0-10分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x±s”,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心理情绪、疼痛指标干预前后改善情况
        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指标(SAS评分、SDS评分)、疼痛指标(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下表1:

3讨论
        受到病情恐惧、对手术的担心等因素干扰,肺癌术后患者出现心理负担的情况较为普遍,即使许多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也可能因为术后疼痛等因素,导致患者的预后变差。此外,为了镇痛,许多肺癌患者在术后都会采取服用止痛药的方式,但是因药物存在副作用,进而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引起精神障碍。因此,如何根据肺癌术后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改善其生存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本次研究针对观察组患者提出了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病情认知度,术前即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性提高,同时通过术后合理的宣泄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配合疼痛干预,减轻病情影响,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综上,心理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郭俊英. 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5):10-12.  
[2]李曼子. 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4):234,236.
[3]孟颖. 预见性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8):87,105.  
[4]郭霞. 个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4):4495-4498.
[5]陈艳红,李玮浩. 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1):188-19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