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然
中水电(天津)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700
摘要: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比较复杂,具有稳固、支撑效果,如果没有支护施工,在工程开始前,可能存在侧滑、坍塌等现象,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危害有施工耗费成本更高、施工进度难以保证,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等。从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角度出发,为保证项目工程功能稳定与性能可靠,文章分析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运用,旨在为类似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岩土工程施工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工程自身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的开展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文章运用案例,阐述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具体方式与实际运用,并分析了工程案例、支护方案、支护体系设计、具体施工技术的运用与施工效果。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比较多,因此文章针对施工技术中的具体操作进行简述,旨在为相关项目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1工程案例与具体运用
1.1工程概率
某市大厦工程,地上分别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39层办公大楼,而另一部分为50层公寓大楼。该工程位于沿海地区,周围环境敏感且复杂,在工程两侧毗邻商业建筑,其距离在20m以下。通过勘查,该次工程周围和地下埋设了大量通信和电力管线,工程的地基为6500m2。在地基施工中还需要进行爆破施工。在工程地质施工过程中,边坡存在失稳的可能性,需要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来强化稳定性。
1.2确定支护方案
为确定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方案,需要在工程开始前勘测地质地基情况。工程位于海岸阶地,通过测量结果得到工程地基的相关参数,表层地质为人工回填改造形成的地质地基,地基的组成成分并没有被改变。基于勘测结果,设计人员考虑到持力层为砂土层和岩石层,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支护技术进行支护施工。上部分砂土层应该选择钢筋混凝土长螺旋灌注桩配合高压旋喷止水桩完成基坑支护施工;下部分花岗岩需要进行爆破施工,因此选用锚喷体系支护进行施工。
1.3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
结合工程地质实际情况,勘测到地下水的存在,地下水位于人工填土和砂土层,埋深为1.5~5.5m,位于强风化带和岩脉裂隙密集发育的位置。在基坑两边设置两种支护桩,连续排列形成止水帷幕来拦截土层中的地下水。运用锚喷体系来拦截承压水,承压水存在一定的水压,需要设置导管来引流水;将导管设置在下部锚喷体系,实现对地下承压水的引流,使其被排放引流到临时设置的排水沟中,再运用水泵将其排出。由于运用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施工是分层次开挖。为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因此选择分区开挖进行预应力锁定的方式。挡土墙为砖砌结构,设置高度为1.5m。挡土墙回填完毕后再进行灌注桩和止水施工,最后才进行无放坡开挖。开挖顺序如下:预应力抗拔锚杆→分层开挖→达到锚板墙的上部位置→到达基层岩面。基层岩面需要进行上半部分锚板墙施工,进行锚杆锁定。
1.4施工效果
完成支护施工前要进行工程岩石爆破,提前设计好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案。先试验,后爆破。爆破的安全振速范围设置为2.8cm/s,在爆破区域内,将最大单响药量的范围控制在2kg以下,提前预留好2~3m的保护层,保证边坡支护的安全。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类
对于大型建筑施工而言,为保证建筑地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支护结构支撑来起到固定作用,能够提升建筑施工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际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深基坑技术主要有:①桩锚技术。该技术主要是运用桩锚完成支护施工,其优势在于能够将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具体使用金属材料和聚合类材料制作桩柱,将制作完成的桩柱打入孔洞起到固定作用,将岩体和结构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作为主要的支护力度。②混凝土技术。
该技术主要运用钢丝网和灌注桩等进行支护,解决土壤的相关问题。该技术施工前应该考虑土体自身的平整程度,考虑放线、测量处理问题,再进行钻孔,清洁钻孔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③组合支护技术。该技术主要是组合多种支护技术完成施工,将多种支护材料相互混合来降低支护过程施工产生的影响,解决土层问题。运用这种组合技术,应该全面考虑岩土工程的具体情况,再决定具体的使用方式。
3浅谈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运用
3.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该对支护口划线标记,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基坑准确开挖质量和深度,避免开挖误差的存在。之后进行深基坑施工,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避免施工存在塌方的情况。采用采矿机械模式配合深基坑支护施工,保证支护技术的有效运用。挂网则需要根据实际的基坑内容的建设展开设计,在正常的开挖过程中,开坡比为4∶3,一般的土体工程保护层的厚度为20mm,之后进行喷射施工,喷射厚度设置为60mm,这种方式能够增加施工的维度。要想保证建筑的整体施工性能,就应该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具体运用过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还应该进行全面的预测管理,及时监督、检测,达到提升技术效果的目的。在实际施工中的运用,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是一个占地面积少但是实用性非常强的设计,支护效果明显且耗费成本少,因此得到了广泛运用。
3.2土钉打孔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常运用在水平孔施工中,打孔直径的尺寸由土钉的尺寸决定。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完善相关技术的运用,同时设计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方案,一般在协商和交流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方案设计,避免出现腐蚀现象。完成方案设计后根据防腐需求处理防腐;对于焊接部件一定要保证焊接的牢固性;土体钻进施工一定要达到管道的最深处,土钉支护中进行焊接能够避免土钉偏离设定位置的现象。土钉进入孔洞支护,确定一切合理,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完成这些步骤后进行灌浆。灌浆也是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工作,其建设施工质量决定了岩土工程的施工情况。制备水泥浆等材料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值为0.45~0.55,为保证凝固性能应该对水泥进行混合处理,通过灌浆管来完成灌浆,控制灌浆压力为0.2~0.4MPa。具体的施工应该注意泥浆混合的时间不应该太长,混合使用的间隔时间为30min。使用灌浆管道之前应该进行清洁,避免出现堵塞的现象。
3.3检查变形情况
深基坑支护技术一定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而验证稳定性的最好方式就是检测变形情况,出现变形情况后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严格的措施。例如,按照实际情况及时检测基坑的支护情况,确定变形程度,以周边的建筑为主要的参照对象,根据周围建筑的变形情况来确定基坑是否存在变形。要求技术人员有良好的素质,运用支护技术,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支护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效果。如果确实存在基坑变形的形象,且超过危险数值,应按照变形位置和变形程度找出原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解决对策,如果问题严重则需要上报解决。
4结束语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类型、技术方式,使深基坑支护施工符合施工要求,要求管理人员开展积极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基础工程的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葛雷,杨帆.关于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相关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260-261.
[2]朱雪生.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3):164-165.
[3]朱生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46-47.
[4]叶勇.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的针对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226-227.
[5]张兴周,陈江,万励,等.交通荷载及其对紧邻基坑支护结构影响的现场实测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0,42(2):49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