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聪
45212719811118****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施工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可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支出与后期保养成本支出等。本文以某市政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施工技术进行动态化创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充分发挥沥青混凝土路面耐用性、施工高效性、施工污染小等优势,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可持续化发展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施工原理
道路工程的施工涉及多项技术指标,其中包括路面的平滑度、倾斜度、道路周围环境,等等。随着对道路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指标只会越来越多且复杂,需尽可能地对工程施工进行规范化管理。在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情况下,对于沥青混凝土的调配要求较高。在配置中,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按照标准比例进行配置。配置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应该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辅助,比如进行混合搅拌的时候,人工作业不仅会影响搅拌的效率,而且还可能造成搅拌不均匀的后果,最终导致混凝土质量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需要利用仪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标准性检测,观察路面的状况,符合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符合人们的交通出行要求。材料的存放不能长期处于露天状态,因为空气中会存在粉尘等污染,对于材料的放置不利,长期存放会造成一定的材料性能减弱。市政道路工程对于沥青的要求也有明确的规定,沥青的黏结性以及耐温性等,都关系着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质量。比如强调沥青材料要注意防水和不在露天堆放,对于不同的沥青种类进行标记。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及因素
2.1原材料
市政公路工程路面质量控制工作较为关键,但实际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时仍存在较多问题。原材料采购时,部分采购人员忽略了道路等级,仅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技术规范,采购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材料进场前,部分质检人员对材料严格落实检验制度,降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无法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导致出现水损害等问题,增加了后期道路维修、养护成本。
2.2环境温度
除了雨水之外,温度也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病害的主要因素,想要提升公路工程的稳定性,就需要合理控制温度,如果受到持续的高温影响,沥青路面就会软化,如果在软化过后受到大型车辆的碾压,路面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不仅如此,和普通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拥有较强的可塑性,基层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其强度会发生较大变化,极容易产生裂缝。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到温度、温差变化的影响,公路工程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夏天温度较高,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软化,在车辆的碾压作用下,路面就会变形,其平整度就会降低。
3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措施
3.1优选原材料
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原材料、各类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引进的材料满足相关质量要求。材料供应充足,可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中断施工等现象,保障材料质量,可提升道路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材料采购工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要求,采购适合材料。
根据路面等级确定沥青标号,待进场沥青原材料经软化点测试、延展性分析后,最终引入符合标准的材料。沥青进场后,应严格控制存储环境温度,存储温度应低于165℃。除此之外,碎石、沙子等是施工中较关键的原材料,采购人员、质检人员应根据技术规格书、路面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其质量,经试验分析后明确采购目标,确保引进材料达到高质量、合格的要求,避免施工中出现失误,影响后续施工的正常进度。
3.2雾封层技术
热拌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修补这两种方式,并非在所有公路工程中都适用,例如在沥青油量较大、抗滑性较差的工程中就不适用。在应对这种路面时,可以采用雾封层技术,主要原理在于将沥青材料进行乳化,随后均匀喷洒在路面上,从而起到保护效果。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性能,减少积水、降水对公路造成的损坏。
3.3材料的合理选择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市政道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沥青混凝土材料因诸多优势被应用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但还需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从而全面提升市政道路路面的质量。沥青混凝土的材料组成部分主要是沥青与碎石,道路工程前期需要对材料的购买数量、价格以及质量有准确的了解。面对存在多个供应商的情况,应采用招标的形式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在招标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价格合理的材料,以减轻原材料的成本压力。同时,对材料的购买数量进行估计,利用技术评估当前工程需要的材料,以免造成购买过多而导致库存过量的现象。在材料选择中除了需要考虑购买成本,还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有各自的质量指标,工程需要根据指标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
3.4粘层油与透层油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建议粘层沥青选择快裂型的乳化沥青或者中凝液体石油沥青,在施工时需要通过沥青撒布车开展。在具体路面施工时,为了确保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需要保证撒布车匀速且均衡施工。在市政路面雨水的进水口与路缘石等特殊位置施工时,施工技术采用涂刷,当粘层沥青浇撒超过某个定量时,需要将多余的沥青刮除。此外,还需要注意清理干净路面的灰尘和杂物,在粘性施工材料浇撒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路面干燥。在透层油施工时,需要保证各个基层均匀喷洒透层油,待确定该透层油全部渗透至基层后,才能继续开展下一步的沥青表皮层铺筑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透层油施工时,最好在无大风的情况下进行。在正式施工时,无论是选择乳化沥青还是液体沥青均应该保证其拥有较好的渗透性。可以采用挖掘或者钻孔的方式使透层油在喷撒后能够全部渗透至基层中,跟基层形成一个整体。若基层属于半刚性,需要将基层碾压成型待其表层微微干燥且未硬化之前便喷撒透层油,建议在铺筑沥青前的1d~2d后,进行一次性喷撒透层油。不同类型的透层油,为了保证喷撒均匀,采用的油嘴也不同。另外,在透层油喷撒之前,必须做好路面的清洁工作,并对构造物进行遮挡,喷撒过程中,一旦发现有遗漏时,要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填补,如果喷撒过多,需要撒上石屑将多余的透层油吸收掉。假如透层油未能达到规定的渗透深度,便需要及时更换透层油的类型。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不断增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苗,陈新民,薛德坤,葛源军.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9(24):166-167.
[2]吴志勇.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建筑,2019,16(36):155-156.
[3]许鹏.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福建建材,2019(12):64-66.
[4]谢林霖.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256-257.
[5]武杰.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