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0期   作者:郭斌
[导读] 在展开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能够显著优化整体高层建筑的结构空间,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郭斌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展开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能够显著优化整体高层建筑的结构空间,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将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展开相应的探讨和分析,分别从转换层概述和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技术两方面展开,希望为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优化我国整体的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中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稀缺,高层建筑开始成为城市中的主体建筑物,建设数量越来越多。不同的高层建筑物在空间结构和使用功能上都存在不同之处,因此对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布置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和要求。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能够非常有效地满足不同高层建筑物在功能和空间上的不同需求,还能够非常显著地避免高层建筑物的上下结构竖向不连续状况,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后期使用来说,能够提供非常有效的质量保障。
1.转换层介绍
        一般情况下,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都会选择建筑结构下柱网结构较为密集,墙多的建设形式,高层建筑的下部结构则相反。但是若是采用这样的施工方式来展开建设,则会影响高层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性,尤其是跟高层建筑中的常规结构两者之间会造成冲突和矛盾。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的功能性,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施工人员在结构中设置转换构件,通过结构从上到下的模式,来实现高层建筑的轴线自然过渡,施工人员设置的转换构件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转换层。
        对于转换层的划分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类型,若是参照高层建筑物的结构来对其进行划分,则一共可以分为三种转换层。第一类,下层结构跟上层结构进行互相转换,这种转换形式的转换层在高层建筑的上层结构中,通常结构形式为剪力墙形式,通过使用转换构件,将其变为建筑物的下部框架,以此来在建筑物的内部空余出更大的空间面积。第二类,建筑物的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均为柱网,让轴线出现改变。使用这种转换方式的高层建筑物实际的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在受力上并没有出现特别显著的改变,但是通过设置转换层能够使得下层柱距的大小逐渐变大,最终在下部结构中构成柱网,通常情况下,这类转换层主要运用在柱筒下层,并由其来构建成一个比较大的入口。第三类,不管是轴线还是结构形式都需要变化的转换层。简要来说,这类转换层就是高层建筑的上层剪力墙结构通过对转换层的使用,能够把所有的轴线排布都错列开来,这样的操作方式能够使得下部结构和上层剪力墙两者之间完全错列开来,不会出现对齐的情况。
2.模板与支架施工技术
        对于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使用梁式转换层的模板与支架施工技术,对于高层建筑物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来说,模板与支架施工技术与其有着非常紧密地联系。
        其中,在展开立杆施工和扫地杆施工的工作过程中,梁下排架部分应该对其进行扫地杆的设置,在中间位置放置两条横杆,同时在梁底排架的两端位置设置双向剪刀撑,设置的方向为纵向设置,对斜撑进行横向的设置。在立杆的上部,应该确保其能够跟梁底的内楞和外楞两者实现双重搭接,以此来构建出一个双扣件的抗滑保险。除此之外,在立杆的下部应该确保其支撑在铺设在楼面通常木板上所设置的钢垫块之上。
        通常情况下,会对斜撑杆设置特殊的要求和标准,一般需要斜撑杆的角度保持在45°或45°以下,主体之间的数值需要将其距离保持在1m,梁底斜撑杆的外钢楞和梁底模板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得两者之间的距离保持在400mm。斜撑杆的设置应该尽量确保其能够与梁下排架的立杆和横杆实现扣接,同时需要与楼层满堂架连体,最终实现强化斜撑杆支架稳定效果的功效。
        在展开钢管支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和现场的技术人员重视的是,观察木锲是否钉得足够牢固,同时确保其不会出现滑动转移的现象。在高层建筑物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展开施工的过程中,钢管通常需要使用Φ48*3.5的碗扣式脚手架钢管来展开排架的搭建工作,同时将48*3.5的钢管放置在可调节的支托上,让碗扣式钢管的立柱可随轴向力。

除此之外,在展开钢管支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在施工中所需要的构件和各种配件质量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绝不容许有不符合材料标准的施工配件产生。确保进场的底托和扣件具备出厂合格证书,避免在实际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造成模板倾斜或者是倒塌的现象,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
3.钢筋连接与绑扎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因为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施工时需要使用到的钢筋型号相较于普通钢筋来说型号偏大,且需求量比较高,加上梁的上部和下部钢筋在设计方式和排布方式上都非常的繁琐,因此在展开下料和放样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连接和绑扎展开科学合理的施工。
        在展开钢筋翻样和下料的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应该加强对钢筋翻样的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方案的审核,同时了解方案中的施工说明;(2)对于在转换大梁的主筋时,若是出现了柱节点的弯起锚固状况,由于其施工的难度非常大,施工人员应该参照当前高层建筑物的实际施工情况,尽最大的可能将大梁最上方的钢筋进行上弯处理,同时将其锚固在底筋的上方,对于底筋最下方的主筋来说,需要确保其最大限度地靠柱边上弯,其他的主筋和负筋只需要确保其伸至弯起筋。通过这样尽最大限度扩大节点空间大小的方式,以此来为后续施工工序混凝土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3)由于梁内存在的主筋数量比较多,在展开主筋下料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确保钢筋接头位置科学合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确保主筋的焊头位置不会对齐,互相错列开来;四是为了进一步确保钢筋的安装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应该针对梁内的所有主筋按照科学合理的顺序对其进行编号,在下料的过程中注意焊头位置,确保钢筋翻样和下料的方式正确。
        展开钢筋连接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层建筑物施工技术会使用到较多种类和较多数量的钢筋,因此在展开钢筋连接施工的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对项目的建设特点和施工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充分考虑转换层的实际施工难度、钢筋的受力状况等,选择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展开施工。钢筋连接方式通常可以选用的钢筋连接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冷挤压连接、闪光连接、电渣压力焊和绑扎连接等等。
        闪光焊接的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板箍筋、钢筋等方向的连接,使用冷挤压连接方式具备更前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会对钢筋造成较大的损害,常常使用在转换层大梁的主筋连接过程中;绑扎连接则比较常见了,常常使用在受力范围较小的位置,举例来说,在梁架力筋和箍筋的连接过程中;电渣压力焊则通常比较适用于剪力墙竖向分布筋中。
4.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展开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通常比较长,且需要浇筑的混凝土量也比较大,浇筑的速度要求要快,因此在展开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确保在白天时间进行浇筑,且确保浇筑不能间断。在浇筑时应该进行分层的浇筑处理,将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保持在400毫米左右,浇筑完一层混凝土之后,要时隔两个小时之后再展开下一层的浇筑。
        在展开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由于前期浇筑的量比较大,应该尽量采用机器振捣的方式,随后在使用人工振捣作为辅助。在振捣器插入到混凝土之后,应该严格遵照项目的施工标准来进行振捣处理,同时振捣的时间通常为混凝土出现了泛浆现象为止,在个别的梁柱节点,钢筋排布比较密集的部位,若是振捣器无法顺利插入,则应该采取人工振捣的方式。
        在展开泵送施工的过程中,在保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展开施工的基础上,还应该重点关注在管泵送前,应该对管泵的泵体进行充分的湿润处理,尽量选用一些金国湿润处理的麻袋将其覆盖在泵体上,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值,同时在泵送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溜槽和甭管协调配合,以此来确保管泵的冲击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规避泵体触碰到深梁锚固筋。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来展开施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需要确保模板支架、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施工符合施工技术标准,对其展开有效的孩子来那个把控。我国的高层建筑在功能空间和使用途径上越来越多元化,在施工质量和建设标准上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强,需要综合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以此来提升高层建筑物的功能性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梦龙.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7):127-128.
[2]刘晓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9-10.
[3]薛波.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