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0期   作者:马孟璇 李林 刘垚初
[导读] 地表面存在的大量植被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水土大量流失。
        马孟璇 李林 刘垚初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地表面存在的大量植被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水土大量流失。但我国某些地区地表的植被受到破坏现象非常明显,地表所存在的天然屏障被破坏,在外部出现强降雨条件下,地表稀松的土壤会随着水体快速流失,进而土壤中的养分也会进一步缩减。基于此,本文就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1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经济也形成了同步性的提升,但是在区域性水资源保护方面却明显忽视。国内很多地方水资源和水土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只有将水资源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结合,强化水土资源保护,才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下,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2 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
        2.1 预防河道淤泥堆积堵塞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效果,增加土壤的蓄水量,同时进一步避免地表土壤流失,有效预防大量泥沙涌入河道内部,防止河道出现严重的堵塞问题。地表土壤如果有大量植被的防护,在丰水期条件下水体流量上涨,土壤会对其进行有效蓄积处理,同时大量的植被可以有效避免土壤被雨水冲刷,进而有效缩短地表水体的径流量,从而保证流入河道的水体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控制,防止水位的快速提升而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问题。土壤中的水分在枯水时期的补给,可以进一步提高地表的净流量,有效保证枯水时期的正常水流和植被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资源补给,缓解水资源枯竭问题,防止河道出现水体断流现象。
        2.2 净化空气
        净化空气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的工业排放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几乎无法避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由于工厂的工业污染物质排放量较大,导致个别地区的空气质量完全无法达到标准,因此需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随着如今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开展,这对于空气净化有很大的益处,并且还改善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地球的主要碳库是森林,不仅可以释放大量氧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净化空气的主要方法是植树造林,同时森林还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所以,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能够净化空气,促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2.3 防风固沙
        沙尘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没有植被遮挡破坏力极强。为发挥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基本功能,需要我们合理科学的进行树木种植,利用绿植减缓自然风力的风速,从而防止风尘天气的产生,保护地表资源。干旱地区采用耐寒耐旱的绿植,能有效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率,有助于恢复生态,而且灌木根部不仅能稳固土壤颗粒,还能转化固定沙土,有效防止土地荒漠化。
3 水土保持方法
        3.1 生物性手段
        水土保持工作可以通过山区植树等,也就是运用树木和农作物等进行生物防控。增加土壤的地表植物等可以避免土壤直接暴露在雨水的冲刷中,对于水土流失可以有效控制。另外引入多种植被,能够促进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采用多种植物种植以及进行交替耕种等,能够对于土壤肥力具有作用。采用人工种植等能够形成在植物绿化方面的覆盖,避免森林破坏等。积极的形成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是对于水土进行保护,在林木等方面需要增加在浅山区的水源涵养林,实施轮封轮牧、人工种植及禁牧封山等措施。


        3.2 工程防护
        在工程施工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工程防护力度,主要可从下述角度入手: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考察力度,按照环境情况和工程需求来确定采取护坡、导流沟或排水沟等防护措施。可以把临时排水沟安设在弃土区域的背水面,从而更好地缓解水流侵蚀问题。并且,还可以在弃土区域的硬水面设置截水沟,这样能够把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生成的废水顺利引进引河;对取料场必须要加强水土保持的管理力度,以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由于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施工方为了减少成本支出,提高施工的便捷性,一般会使用沿线取材的方法,对取料地实施开采作业,而这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同时也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必须要对取料地的开采程度实行严格把控。
        3.3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中发挥的作用明显,生态修复是进行生态重新建设,从生态演变的规律入手,能够在地表植被方面进行覆盖,在水土方面统一保持,促进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在河、湖、公园等区域进行营造,目的是通过植树等可以形成生态景观的构建。在进行植树的过程中体现防洪和排涝等功能,促进在河岸和湖岸等能够形成生态性塑造。
4 生态环境保护中水土保持策略
        4.1 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广大工作者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以政府部门颁布的法规为基础落实相关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建设水利工程的认识,贯彻落实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方针,构建更为有序、和谐的工程架构。工程前期必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科学的规划项目,深入调研并勘察施工地区的地形与水文水质,结合当地特点提出更为科学的建设思路。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施工方向与施工细节进行调整。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保证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两者同时进行,控制渣场数量的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率。
        4.2 加强生态边坡修复
        生态修复边坡的出发点是遵循自然规律,依据群落演替与水土保持理论,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多种技术手段,对恢复水利项目的生态系统的演替加以控制,尽可能恢复已发生退化的生态系统,提升水土保持的效果。对边坡的综合整治是要在保证防洪与排涝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恢复河道区域内本来的面貌,即水利项目施工中要尽量让河道形成自然走向,让河底具有天然纵坡。考虑到当前河床底泥基本受到了污染,修复中要采取措施丰富河床组成,保证底质碎石、卵石、大石细沙的充分性,构建河床底质构筑物,创造出有利于水生生物栖息的场所,如提升水生植被的数量,借助枯枝落叶、倒树、倒凹堤岸、石垒等构建起适宜动物栖息的小环境,为河道物种的多种样创造良好的场所。边坡的修建要尽可能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可以种植一些树冠较大、易于成活的树木,地面可以考虑铺种草坪,以逐步让边坡形成林带。在边坡可以建设线状、带状植被廊道、植被防护林网,实现绿化带的纵横交错,建立起多级绿色廊道网络。生态修复采用这种格局除了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为生物迁徙创建通道,借助水流特性与生物多样性为水土保持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对整个水利项目起到调控作用。
5 结束语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水土保持工作有效进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国家和有关机构要加大重视程度, 充分认识理解水土保持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管理,全方位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保障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落地实施, 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平衡的进程,提升美化人们生存环境质量,从而推动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立春.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治理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 14) : 206-206.
[2] 彭昱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优化: 湖南省临湘市羊田河流域实证研究[D] .南充: 西华师范大学, 2017.
[3] 幸定武, 陈文柄.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临时防治措施设计初探[J] .人民珠江, 2014( 2) : 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