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10期   作者:高秀翠
[导读] 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往城镇和市区迁移成为一个趋势。
        高秀翠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00450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人口往城镇和市区迁移成为一个趋势。但乡村固有农田用地和各类建筑土地布局仍呈固有状态,乡村房屋建设错综相连,很多乡村的土地都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合理的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必要生活设施,能让乡村人民衣食住行及经济收入得到更多改善,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在这一基础上,土地的综合整治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全国的省市自治区的辖区内都存在乡村住宅不合理规划及乱占耕地湖畔山林的情况存在。其中历史原因留下的问题占比达到了90%以上。而且这是问题是村镇很难解决的矛盾。无法使用机械化农业,不能获得更多收入,为了维持生计,很多农民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前往城镇市区打工。为了振兴乡村提高乡村人民幸福度,对土地进行规划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村庄规划视角下乡村土地的重新规划建设,统一科学的安排分配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耕种的机械化普及率。在便民利民的基础之上又可以实现乡村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这对于土地综合整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村庄规划为视角,对全域土地整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一、村庄规划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前提
        要对全域土地进行整治,必须要合理分配土地机构,这样是土地整治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乡村建筑用地在早期就没有有效合理的规划,乱占土地,房屋大小朝向都没有前期的定量。其中残留很多八十年代的房屋和近几年才建成的房屋,布局杂乱无章,对村庄规划有着严重的影响。其次,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建设没有整体规划的,菜市场、学校、诊所,小卖部,杂货铺等便民场所都往交通便利地区建设迁移。这让偏远村庄的生活极其不便利,所以便民场所的建设也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最后,乡村的基础设施存在很大的不足,绝大部分乡村排水系统只是能把水排出去就结束,没有有效的废水处理,所有的废水直接排入就近的湖畔和池塘,致使村庄逐渐出现污水池和臭水沟等情况出现。村道建设差很多为老破小,一下雨积水泥泞很是普遍。一些乡村因人口较少加之分布较为零散,从而缺少有效的行政管理单位。部分偏远的乡村远离城镇使得消息较为闭塞,国家政策无法有效传达,村民思想固化落后不止变通,致使落后的地方更加落后。农民所耕种的土地有限,且形状大小不一没有有效的组合在一起。致使全国约80%以上的农民耕种依旧为体力耕种,不合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土地整治面临着各种难题。
        二、村庄规划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和思路
        (一)依据不同种植作物整治规划乡村土地
        乡村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整片种植耕地作物存在很大差异化。碎片化的个人农田组成大片耕地,每户人家种植作物都不尽相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无法实现大范围高程度的机械化农业,耕地的利用率低和生产效率低下造成农民无法获得更多收益,投入和支出不成正比,这对土地的政治有着严重的影响。所对全域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治,需要实现农作物的机械化,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视线土地的种植效益。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相同作物规划整合到同一片耕地,同一片耕地种植同一种作物。从而实现“同种同耕”,这对实现耕地统一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如果实现劳动力从体力耕作转变为机械化耕作,不仅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还能提高生产效率,科学化的管理种植能够让作物产出量有很大提升。这样能让农民提高收入,增强幸福感逐步进入小康生活。
 
        图1 土地整治与空间韧性关系图
        (二)依据便民利民为先的基础来整治规划乡村组成结构
        在东南沿海及部分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经济发展迅速,乡村的行政管理、医疗设施、教育资源、商超市场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普及率高,而偏远地区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大多数失效。在这些偏远地区可通过村落整合、迁移等方式形成新的村落统一规划管理。若无法实现村落迁移可通过建立中心村落管理方式,由一个聚居大的村落先形成较为完备设施来帮助周边其他村落,较为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管理。随着便民利民的设施逐步完善,有效的行政管理也将借此直达基层,如图2所示。
        
        图2土地整治规划图
        (三)依据不同地理环境和民族习俗来整治规划乡村布局
        我国地域广阔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因此各个地方地理环境差异极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民生活习惯和不同的村落聚集,故而在对不同乡村布局规划应考虑到“因地制宜”。首先,像云南、四川、贵州等崇山峻岭中碎片化的村落人数少于300人以下的,这些村落因历史原因处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往往会遇到更多的自然环境灾害。第二,过于偏僻地区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极高,建设困难度巨大。容易造成当地财政支出的大幅削减,不利于当地政府建设发展其他利民设施。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将偏僻人口少的村落往交通便利地区迁移。这是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最有效途径。在不同民族习俗的传统影响之下,很多的乡村人口对故乡的认可和生活习惯有很大依赖,所以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尊重当地习俗,对其宗亲祖庙的规划尤为慎重。
        三、村庄规划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的支撑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需要政策支撑
        每个省市自治区在当前时间段对当地的发展侧重点不同,所以政府在对乡村问题上倾斜的政策也存在差异。例如东南沿海地区倾斜于经济发展,每个地区不尽相同。政策的支撑能有效吸引其他资源进入来支撑乡村发展,所以政策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发展,对于全域土地的整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撑
        由于我国的地域广阔,所以人文差异巨大,乡村的整治规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土地进行整治的过程中,需要与之对应的人才。除此之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需要资金的支撑,现阶段,目地方政府并未完全设立相对应的专项资金,只有临时设立的特别资金。在未得到政策支撑下,外来资金不敢大幅度投入作为支撑,因此乡村整治规划资金是呈杯水车薪状态。为此,要对土地进行整治,需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资金的支持。
        四、结语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行我国“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是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乡村振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确定乡村土地出让资金用于乡村发展的比率,让“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有了基础的基金支持和帮助。从上层出发,由省一层级出台政策指导文件,链接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协调,完成在政策层面的支持。拓宽教育培训,在培养专项人才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整治规划人员进行相关提升培训,充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队伍。在实际操作上重新对乡村耕地进行规划整治,村落之间的结构布局需要重新规划,便民利民这些基础设施必须实施到位,国家政策才能直达基层。
参考文献
[1]纪碧华,钱爱国,杨凯,王正.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水土保持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J].中国水土保持,2021(03):21-23+9.
[2]曾文清,张斌.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转型及实施路径[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04):69-73.
[3]陈艳林,李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土地,2021(02):44-46.
[4]何佑勇.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打好“三张牌”[N].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2-09(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