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相关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10期   作者:郭克振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对城市道路要求不断能提高。为了提升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效果,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郭克振
        身份证号码:3715221987030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供,对城市道路要求不断能提高。为了提升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效果,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本文立足实际,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理念,分析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而后深入性的探讨了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方式。最后依托某项目实例,论述市政道路设计过程。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方式;分析
        引言
        在城市道路结构设计中融合海绵城市建设思想,应分别从高效率渗水、有效蓄水、高性能净水、顺畅性排水三个视角,逐一完成城市道路设计,最大化挖掘道路应用内在潜能,为城市提供较高性能的交通设施,高效率整合自然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合理性。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可添加的海绵城市元素具体有:高性能透水路面、生态化绿植、蓄水型花园等,以此提升交通道路水处理能力。
        1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城市建设期间,市政部门针对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建设和改造,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利用科学的道路设计观念,完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丰富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渗透、滞留、储存、净化及排放等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矛盾,形成良好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格局,缓解城市水资源协调工作面临的压力。“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逐渐成为市政部门道路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模式,加强对径流雨水的收集与排放设计,遵循生态建设原则,对城市环境加以协调和维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市政部门在道路设计期间,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论,针对城市水资源问题进行集中调查和深入研究,通过合理的水循环系统设计,降低城市蓄水方面的压力,提高水资源实际利用效率,避免旱涝等问题给城市带来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市政部门进行海绵城市道路设计,还起到美化城市道路的作用,保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海绵城市道路系统建设,优化城市道路设计结构,保证道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2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2.1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在修建时,有自然形成、人工挖掘两种途径,表现为浅凹绿地,相比下沉式绿地建设,下凹深度较小。雨水花园建设,是借助植物、土壤等过滤作用,提升雨水净化效果,减少雨水净化成本,便于补充地下水资源,达成雨水资源充分利用的目标。雨水径流至花园中,在植物、土壤多层过滤期间,由溢流口引入盲管,将盲管连接于园区雨水管,在雨水管引流作用下,将花园净化完成的雨水输送至蓄水区,在蓄水区水满时,将所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市政管网,以此形成雨水收集-净化-蓄水-再利用的过程。雨水花园作为城市道路颇具建设价值的水景观元素,雨水花园建设期间,应仔细考量的问题如下。①结合城市道路工程建设需求,完成雨水花园项目规划,分别从居民区屋面、交通道路、城市管网等视角,完成城市排水系统的统筹规划,最大化提升城市道路的海绵城市性能。②结合工程区域勘测结果、地质检验报告等资料,邀请专业工程师,确定区域内土壤下渗性能。必要时,可采取灌水法,获取区域内土壤渗水能力,为雨水花园建设提供技术条件。③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应与景观设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获取各规划区域的材料种类,以此获取材料径流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内交通道路的径流能力。④在确定雨水花园中的种植植物时,应以上海植物园中种植成功的植物为参考,结合区域内土壤下渗情况,准确获取区域内积水时间,在此基础上,与植物设计时进行植物种类确定,保障雨水花园种植成活率,带来海绵城市的设计效果。⑤在雨水收集与处理时,应完善蓄水池规划与管理。如若蓄水池水满,应及时完成蓄水池水资源输送操作,为雨水花园收集水资源提供便利条件。与此同时,加强疏水装置建设,提升雨水花园的排水能力。


        2.2透水铺装设计
        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中,透水铺装作为城市道路地面铺装的新型建设形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利用排水渗透基础设施、空隙结构层实现雨水渗透,设计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该建设区域路面对雨水的渗透率维持在15%左右,采用透水铺装后,预计达成75%的降水渗透率。城市道路设计中,采用透水铺装,将路面透水铺装与绿化相结合,共同组成版绿化地面,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保湿型,符合周边良好的及天然草坪等生态植物的生长需求,降低硬化路面对城市环境的破坏效果。本市市政部门联合设计人员,将该项目工程透水铺装环节分为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进行透水铺装处理,首先,设计人员要保证市政道路交通正常运行,在车行道进行透水铺装时,需要加大道路后续养护资金的投入,避免出现严重的道路建设质量问题,影响城市交通运输;其次,设计人员在进行人行道透水铺装时,要对道路基础含水率进行严格控制,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最后,设计人员要加大对上下层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透水结构,提升城市道路透水铺装的渗水效果。期间,设计人员要对透水铺装形式和建设材料进行科学选用,根据不同的道路建设目的和不同建设材料,将透水铺装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其中透水砖铺装适用于人行道或车流量荷载较小的车道,透水混凝土透水铺装主要以多孔、轻质、无细骨料的混凝土加水泥、水、建筑用添加剂等混合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透水沥青是以排水降噪路面结构为载体进行设计,解决路面积水问题,防止出现反光现象,保证人们行车安全,降低路面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2.3源头控制设计
        原有市政道路项目中,缓坡绿地和微高绿地都布置在东面的方向上,高坡度和高绿地都布置在西面的方向上,使得比较近的范围内分布着很多生态基础设施,所以在改造设计环节,应该从目前道路内的断面排水方面出发进行,将已存在的排水沟进行封闭处理,设置必要的非隔离带,同时还要调整道路方向,在东、西位置上的植草沟,合理的设置雨水花园、护坡型水花园等,根据要在做好雨水花园的形式,能够达到调蓄水的要求。经过整个区域内的运行要求,调节雨水流量与流速,实现雨水输送的目的,设计的宽度为2.5cm、厚度为10cm的沟渠,达到雨水排放的要求。
        2.4地下管线综合分析
        市政道路的管线涉及专业较多,而且相互之间交叉情况复杂,通常市政道路的管线有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通信管道、电力管道等,相互之间难免在管位和高程上产生冲突。通过BIM技术将所有的专业管线集成到道路模型中,利用碰撞检查功能可以非常便捷的判断管线的布置是否合理,与其他管线之间是否存在冲突,能够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可将管线冲突的问题消除,相比于二维设计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对于建设过程中需要迁改的管线,也可采用这种方法确定其管位与高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完成海绵城市思想融合,能够提升交通道路周边区域的规划合理性,增强区域内的水处理能力,减少雨水径流外排问题发生。在市政道路工程融合海绵城市时,应结合交通道路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的海绵城市规划方案,便于提升海绵城市思想融合效果,提升雨水处理有效性,维护交通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21(1):70-73.
        [2]樊彦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100-102.
        [3]鞠文婷.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