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点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周後灿1 刘梅云2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方便了农业的灌溉,还能够起到一定防治水患的作用
        周後灿1   刘梅云2
        1身份证号35078319900106****;2身份证号35012219740703****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能够提供大量的电能,方便了农业的灌溉,还能够起到一定防治水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以下就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原则;生态环境;影响;要点
         
        一、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则
        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原则主要体现在:(1)以修复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原则。河流创造的不仅仅是河流生态系统,它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城市等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到河流与森林、田地、乡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2)保护和恢复多样化河流的原则。每条河流的形状、流水状态、土壤状态都不一,每条河流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不要只是盲目的效仿成功案例,要根据每条河流的特征进行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这样能够使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被保留下来;(3)保持和维护河流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由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进行恢复,河流的自我恢复能力不仅可以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环境的破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们对这种破坏后的人为修复。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1、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都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的,而这样使得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直接的破坏,其具体影响表现在:第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水库的建设。水库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性加上外界太阳的辐射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并且由于在太阳辐射下增大了水面热量辐射值,从而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第二,影响河流的水质。河流水速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而减小,因此,使得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受到了降低,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第三,影响气候和地质。水库的建设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最终使得原来的气候被改变。
        2、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对原来天然河道结构与水文条件进行改变,进而开展施工的过程。在天然河道基础上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必然会影响水文环境。比如,在河道上进行堤坝建设,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上游水流的流动速度,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在增加水库容量的时候,必然会影响水温结构,导致水体密度、水中溶解氧、微生物、水生生物等出现变化,对下游河道产生一定的污染。
        3、对当地土质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通过建坝蓄水、整治河道等方面保护农业用田免遭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中,上游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等沉积物导致库区水位不断上升,引起库边周围地下水位的上升。再加上库区周边的气候发生变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由于库区周围土壤中的含水量明显增加,这就造成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4、对陆生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植被的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占地必然会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将会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使得河道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恶化。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导致大量动物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三、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点的分析
        1、科学规划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充分考察,尊重该河流在该区域的美学价值与自然属性,最终形成最好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方案。对自然河流实施控制是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特征。而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师树立新的理念,放弃传统的控制自然界理念的动机。基于人类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控制自然界,因此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生存发展的最终目的。另外,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是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前提,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应该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既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人们生活与环境质量的要求。
        2、充分运用生态性新材料、新技术并及时进行总结。随着生态水利水电工程的观念逐步深入,目前生态化的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工作亦在不断开展。如生态膜袋、生态石笼、绿化硅、椰效纤维毯、植草砖等等;闸门技术亦不断推陈出新,如近来出现的钢坝闸、自动翻板闸等,由于其结构简单,外观简洁,逐步得到较广。这些新材料、新技术有其一定的优缺点,在设计工程设计中应重视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并在逐步应用中,不断总结这些材料、技术的应用特点及优缺点,已便于以后工程的应用参考,及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3、做好岸坡防护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4、及时处理污水弃渣。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中的污水弃渣处理非常重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可以采取自然沉淀的方法来处理污水弃渣。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化粪池与简易的厕所来接纳工程施工区域的污水,从而达到防止污水对河流下游的居民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弃渣的堆放,必须确保施工区域原有景观在施工完成后能够恢复;首先开挖耕地的表土耕作层,并将开挖出来的表土耕作层做妥善的保管,以便在工程完工后用于覆土使用。
        5、严格施工环境监测以及施工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应该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项目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环保的标准。在该指标体系当中对相关监测人员与单位的职责应该做明确的规定,这样出现当出现问题就能及时的找到相关的责任人,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生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在遵循生态平衡的要求下,从生态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可持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水利水电工程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振宇.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7
        [2]蒋森淼.浅析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7
        [3]王金龙.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水能经济,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