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西科
冠县土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500
摘 要: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工程质量检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主要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而后总结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检测 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受到了多方的共同关注,一致认为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设计、施工及监理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在日益竞争的新形势下,有效治理建筑市场混乱及各方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管理能力成为当下尤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很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质量管理的理念、装备及技术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地解决对策,将对于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乃至整体质量检测行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于是出现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在建筑工程发展后期阶段出现的,经过一些年的发展,逐渐更加规范化。建筑工程的变化还表现在:建筑工程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所以结构越来越难把握。如果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和检查,需要检验其数据,准确的数据能够反映出工程质量检验结果,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有利于维护工程建设水平,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打造出企业良好的形象,建立起良好的口碑。正因为近几年来建筑企业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也引进了一些技术设备,所以质量检测也在不断更新,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2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检测技术无法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质量检测市场整体发展形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均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但是有诸多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处于垄断发展的状态,长期发展会导致质量检测企业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意识。除此之外,目前建筑质量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有许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检测设备过于陈旧,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当前检测技术的需要。最后对检测设备的维护资金也相对有限,使得许多检测流程的创新仅仅是存在于外部形式,最终导致检测精度无法满足各类检测指标的要求。
(2)检测工作的监督机制漏洞太多
目前,质检资质审查“走过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是导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督处于真空状态的重要表现之一。1)监督方式依然很难摆脱“三部或四部到岗”的传统监督模式制约,导致监督的内容重点放在对工程实体的微观管理,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对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与质量意识的立体式监督,这将容易导致监管方向不明确、监管质量很难具有长期效应的问题。2)建筑工程检测相关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出现一些质量检测机构无法做到严格执行标准与规范。
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检测技术需要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各行各业已经开始运用互联网技术,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问题,比如质量检测部门出现一些不足,发展不均衡,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匹配。多数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部门和机构都属于垄断部门,长此以往,质量检测部门就没有很好地发展意识,尤其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在市场中没有很好的竞争意识,而且传统技术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提高,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建筑质量检测设备,在一些单位中,质量检测设备仍然很落后,人员没有对其及时更新,所以一些设备比较老旧,甚至一些单位基础设施条件仍然滞后。这些条件都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进行。
3.2建立建筑质检环节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优化我国建筑工程各个质量检测环节不仅需要对建筑项目某个单体进行检测,还需要建筑工程主体以及各项功能进行有效监督。监督环节需要对建筑主体进行监督,需要使得各项活动的内容能够达到监督管理机制的要求。此外可以注重推行多样化的检测模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分析检测活动,让更多项目建设人员能够参与到问题探讨的过程中,从而有效解决质检环节中的问题所在。
最后需要规范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化程序,要能够对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以及质量检测单位的各项活动进行不定期抽查。最后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还需要对工程验收的组织形式和相关程序进行监督,并且将监督的实际结果进行记录,让相关人员建立明确的的质量监督档案。
3.3大力提升质检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1)逐步完善我国质检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因为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及职业道德是保障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具备公正性及科学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质检技术人员上岗资格考核和管理制度非常必要。比如,技术负责人应该具备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且不少于8 年的该领域的专业工作经历;质量负责人应该熟知《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内容要求;报告审核人应该具备本领域的高级技术职称且不少于5年的专业工作经历等。
2)不断加大对质检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建设:建议本着年龄结构梯队化、能力结构合理化及专业结构多样化的基本原则,进行检测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养;还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人员的数据库,尤其是对质检人员的不良行为一定要如实登记。
4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的对策
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程序
当前如果建筑工程中出现了质量检测问题,就需要相关的质量检测人员做出汇总工作,然后准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并且在之前的质量检测工作有所创新,消除垄断观念,善于引进一些新技术,加大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先划分出质量检测工序,再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模块划分为设计模块、施工模块、后期验收模块和可行性分析模块等,当建立起质量检测结构后,再制定出详细的方案,对工程做调整,并保证工程的质量效力。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是检测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机构,需要向客户提供真实、准确的检测数据和结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更好地实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检测机构需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技术校核,以便提升建材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崇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1).
[2]马艳霞.刘东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刍议[J].中国标准化,2013(04).
[3]刘艳艳.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研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