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身份证号:37091119910102****
摘要:从我国目前的住宅建设情况来看,现浇混凝土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它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较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建筑材料浪费严重,施工环境恶劣,还存在质量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施工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采用装配式建筑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
某工程利用装配式结构,其总面积为30000m2,一共栋高层、15栋洋房,在这其中使用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通过对其设计进行研究,提前的明确在施工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预制构件能够更加顺利的施工。通过分析吊重,俩对塔吊的造型和设备进行设计,更好的确保预制构件的顺利完成。
1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优势
作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合理应用该技术不仅可以优化以往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结合以往的工程研究,笔者认为叠层板施工技术在这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采用层合板施工技术,可大大缩短工程工期。特别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大部分层合板已在工厂完成了基础工程的施工,无需在施工现场对层合板进行两次处理,有效缩短了工程工期;其次,层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例如,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实际施工中,采用预制层合板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现场模板、支撑等工程的施工,从而减少这部分支出;三是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层合板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不易因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技术问题而出现质量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效果;最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层合板的施工工艺受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在不同的施工环境背景下进行,从而满足后续施工和施工的不同需要。基于以上优点,可以发现在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实际施工中,应用层合板施工技术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应用了该技术。
2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
2.1支持系统设计
在复合板施工前,应设计竖向杆支撑,主要有两种支护方法。一是木模板支撑。该方法采用承插板法施工,间距120cm,顶升可调法调整顶撑高度。主龙骨上安装木块,间距200mm。在二次龙骨周围铺上废木条,接缝处用海绵条防止泥浆泄漏。二是铝膜支撑系统。在铝层压板的设计过程中,应在层压区设计龙骨,以支撑层压板。在设计图纸时,必须保证电杆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80cm。电杆应在极间距离过大的中间加上。如果要在层压板下添加杆,则必须在预制构件安装前添加杆。因此,有必要制作三脚架来固定电杆。拆除支架预制构件时,与现浇结构相同。由于三脚架只起到临时作用,必须能够分别提供三套支撑系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后运至下一施工现场。因此,仅使用一套。
2.2叠层板安装调整
叠层板应自上而下垂直安装,放在安装面上方30cm处,停止。施工人员调整叠层板方向,叠层板侧线与墙面安装位置对齐。手动调整方向时,注意叠层板上预留钢筋不得与墙钢筋碰撞。复合板的铺设过程应平稳、操作缓慢、速度均匀、轻薄,避免过快、过猛、板面断裂或产生裂纹等造成的大冲击。手动调整层压板方向或位置时,撬棍不能直接操作,叠层板需要先进行保护,如垫小木块,以保护叠层板的边角。复合板铺筑长度允许偏差小于5mm,安装后检查标高,标高由板下可调支架控制。
2.3钢筋绑扎
首先清理层合板工作面,再绑扎钢筋,结合位置按设计配筋间距确定。由于钢筋绑扎需要穿过叠层板上的桁架,应确认钢筋钩的方向正确。大跨度钢筋下设置短跨钢筋。另外,应注意双向板钢筋的布置,确保双向板钢筋的直径和间距满足设计要求;双向板钢筋直径、间距不一致时,在小钢筋下放置大钢筋双向板。
2.4叠合梁
梁钢筋绑扎完成后,为方便将复合板的锚固钢筋插入梁中,应打开梁侧模板,绑扎负弯矩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与复合层的整体。为解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问题,在梁边缘粘贴双面胶带。梁、剪力墙、楼板混凝土同时浇筑。梁侧模板顶部为板梁连接点。梁侧模、剪力墙侧模标高应与板底标高一致,施工偏差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5叠合板
叠合板的安装就位是工程施工难点,因为锚固钢筋头插过梁中线有一定难度,而且容易破坏已安装好的梁钢筋,应严格控制叠合板安装就位的精确度。检查板面标高、支撑面的平整度及结合面的粗糙度,保证施工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规定,避免在单个叠合板上集中较大荷载;严格施工监理,施工人员不可在预制板上进行切割、开洞等违规操作;叠合板之间的缝隙符合设计要求;吊装后安排专人对板底接缝高差进行校核,叠合楼板板底接缝高差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重新吊起构件,利用可调托座调节高差。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叠合板临时支撑。
2.6板缝处理
为解决组合板接缝处钢筋缺失和错位的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封堵板接缝的方法。用泡沫条填缝,然后用砂浆填缝。接缝一般为5mm,并应准备8mm泡沫条。吊装调整完毕后,填缝,板缝用高强砂浆填塞,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和污染。
2.7预制构件上层现浇混凝土施工
一是装卸平台。在组合楼板的施工中,楼板的厚度为70mm,因此应尽量避免嵌入这种结构中。悬臂施工可在无预制构件的楼板上进行,预制螺栓可固定在现浇混凝土中。所有爬架均采用升降脚手架嵌入现浇结构墙内。其次,选择分销商。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通过汽车泵可以很好的完成。高层部分采用车载泵浇筑。一开始,要想能够明确地板分配器的具体位置,就必须能够在现浇结构中设计分配器。当地板中没有合理的现浇地板时,分配器底座应设计为现浇地板。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厚度,布置高度要明确,以免下一层压板标高不符合要求时漏浆。
2.8质量控制
复合板运到现场后,必须放在准备好的场地,并有专人管理。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三层。如遇恶劣天气,应在层压板表面加彩条,彩条必须能在三天内安装完毕。层板安装完毕后,有关人员应及时测量标高。如果高度有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调整。为将高度误差控制在5mm以内,若安装复合板后发现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则不能在上部浇筑混凝土。另外,在层合板连接处,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内容绑扎钢筋,并能严格按照相应的距离进行加固。另外,在纵向钢筋施工过程中,应禁止弯曲。施工前可先绑扎梁下纵向钢筋,安装层板后再绑扎梁,避免钢筋疲劳对其强度的影响。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进步,装配式建筑结构层合板施工技术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施工技术。因此,本文结合以往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经验,考虑了叠层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应用的优越性,提出了叠层板施工技术在预制构件中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今后叠层板施工技术在预制构件中的应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鑫,胡溶川,杨镇.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5):98-99.
[2]冯军岗.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5):12-13.
[3]林冬良,唐世凯,杨延仲.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7):172,175.
[4]刘改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10):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