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2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0期   作者:王传博
[导读] 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进行精密的设计与模拟,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
        王传博
        41092219970228****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具体表现,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进行精密的设计与模拟,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与质量。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关键在于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及传感技术等植入建筑、施工人员携带的设备及机械设备中,通过网络将其连接,整合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智慧工地;工程建设;应用
        1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
        智慧工地属于一种新兴概念,其主要利用智慧化以及信息化方式,对工程建设开展全面管理,围绕科学管理、智能生产、互联协同为核心,构建智慧化的工程建设生态圈。基于智慧工地下的工程建设,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可视化以及智能化管理,避免以往人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其应用价值包括:第一,管理技术先进,智慧工地融入了BIM、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对工地现场开展全方位、智能化以及可视化的管理;第二,管理趋于精细化,在各项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工地可以对整个施工现场开展精细化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对各项施工活动进行风险预控、科学决策以及智能监控,调配现场施工资源;最后,管理便捷,智慧工地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现场数据和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掌握现场具体情况,为管理行为的实施提供便捷。
        2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1劳务实名制管理
        劳务实名制管理子系统是项目部进行规范管理、规避风险、保障工人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具体举措,它将工人的姓名、年龄、工种、入职时间、技能水平和资质许可等信息录入系统,形成完善的人员数据库,实现对劳务人员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属地来源、季节性影响等因素的研究分析,便于劳务队伍的优化选择和有效管理。在人员考勤方面,利用人脸识别、指纹采集、虹膜验证、门禁闸机、智能IC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实时核验并记录作业人员的身份、班组、工种、进出场时间等信息,帮助管理人员完成考勤登记和工时统计,为劳务人员的绩效奖惩和工资结算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避免出现劳务纠纷,同时还能有效杜绝外来无关人员进入,强化现场人员安全管理。建筑企业还可以利用GPS及北斗定位功能,通过佩戴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手机APP等设备,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心率、体温、作业状态、所处位置和运动速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当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发出报警信息,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2.1.2远程视频监控
        智慧工地中的远程视频监控子系统采用高清智能摄像机、航拍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对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材料堆放区、设备操作台、施工作业面及周边环境的全覆盖无死角远程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隐患问题,避免因人员违规作业、设备操作不当、物料遗失被盗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各相关单位可以通过手机APP和PC客户端,随时查看人员作业情况、现场管理情况、进度质量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视频监控子系统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现场管理的正规化水平,弥补人员不足带来的管理死角,还可以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2.1.3环境在线监测
        1)扬尘监测。当检测到的数值超限时,自动开启联动雾化喷淋设备。2)噪声监测。对噪声进行实时数据监测,超标预警进行短信推送。3)气象监测。对风速风向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换算建筑受力,形成风压大数据库;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自行驱动换气机构进行通风。4)能耗监测。对水电油气等各类能耗进行精细计量、实时监测、智能处理和动态管控。


        2.2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2.1设计阶段的应用
        1)进行场地规划。利用BIM+GIS技术,可以对拟建项目的选址进行场地规划,实现三区分离、人车分流,对建筑性能、塔吊布置、采光日照等进行模拟分析,对拟建工程与现有建筑和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增强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2)协同设计与碰撞检查。传统的设计流程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各专业之间前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等到施工中发现问题再反过来修改设计,造成人力、财力、时间的大量浪费。将BIM技术和“云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各专业工程师在同一平台上对项目的建筑、结构和机电模型进行设计,有利于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数据更新不及时的现象;同时借助BIM强大的碰撞检查和自动纠错功能,可以及早发现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从源头上减少因“错漏碰缺”导致的设计变更和返工。3)复杂节点分析。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节点设计,要求构件连接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目前,构件节点的连接多采用灌浆套筒方式,通常会在接缝处开槽,形成锯齿状或预留一定的弯钩钢筋。利用BIM技术对构件类型、材质、规格、尺寸、配筋和预留预埋洞口等进行精准设计,减少用于方案调整的精力与时间。
        2.2.2施工阶段的应用
        1)物料管理。传统的物料管理主要通过人工进行到货验收、统计归类和放置存储,难免会出现堆放混乱、使用错误、被盗丢失的现象。根据BIM技术模拟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进出场时间;在材料设备到货验收时,对其名称、规格型号、到货数量、材质标准等信息进行编码,根据BIM模型提供的施工顺序和安装位置进行分类存放,实现精细化管理。2)吊装作业。吊装作业是建筑施工阶段的核心,对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较高。施工展开前,利用BIM技术进行吊装模拟,确定塔吊运行角度、起重力矩、回转幅度及与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保证塔吊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运行。3)进度质量管理。在原有BIM-3D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和资源两个维度形成的BIM-5D模型,可以帮助技术及管理人员实时跟踪掌握施工进度和资源投入情况,及时发现原始施工方案中的不合理性,动态调整施工计划,防止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将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拍照上传,使涉及到的质量问题直接关联到BIM模型的具体构件上,项目各责任主体均可在模型上查看整改落实情况。
        2.2.3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给家庭、企业、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通常是以耳口相传或书面文字的方式进行的,施工作业人员理解不深、记得不牢。通过建立高精度的BIM模型,对施工现场临边洞口、高处作业等危险部位进行标识并做出风险评估,事先掌控安全物资调配需求及安全设施布置效果,提升安全管理能效。将BIM三维模型导入VR程序引擎,设计出逼真的场景环境,体验者可以身临其境的置身于这些“真实的”场景中,形象直观地感受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例如机械伤害、支模坍塌、高空坠落、施工触电、火灾逃生等,让人们从主观上认识到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应急救护措施,增强个人防护技能,达到安全教育和培训演练的目的。
        3结语
        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应用到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虚拟现实、网络通信、智能传感等技术,通过构建数据准确、传递畅通、响应及时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对环境进行在线监测,对现场进行精细管理,节约了企业人力成本,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促进建筑业朝着安全、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鑫海.智慧工地与精益建造[J].建筑技术研究,2019(6):94-95.
        [2]段媛媛.智慧工地系统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9(7):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