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文全
13022219811106****
摘要:当前,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土建工程建设项目较多,而在城市的土建工程建设中,其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的重点,但是,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由于受到混凝土材料不合格、技术监督不到位以及后期养护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故此,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团队以及人员加强对于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理念的运用,进而保障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建筑事业,特别是土建工程建筑当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方面,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混凝土因其独特的使用性能,得到了相对广泛地应用。因此,如何在实际的施工和管理当中,科学地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调试,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1 混凝土工程表面质量问题
麻面以及蜂窝等众多质量问题极易出现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的表面上,在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因部分地区出现较多的砂浆以及因较少的石子而比较酥松等现象而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是蜂窝状窟窿或者是裂缝等问题也可能会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工作业人员在处理混凝土表面质量问题时一旦没有依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展开的话,那么整个建筑混凝土工程的使用性能或是其质量等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本文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产生,那么必须对建筑企业中使用的商品混凝土质量缺陷进行整改。在混凝土生产当中,部分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未将其进行均匀的搅拌,不合理的配比混凝土以及在匀实商品混凝土时花费时间较长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离析现象出现在混凝土当中,导致麻面、蜂窝等表面质量问题呈现在混凝土结构当中。
1.2混凝土工程强度性能问题
部分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工程在验收时发现其结构强度并不能满足设计所需,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安全稳定性等性能,且众多的问题也会不间断的呈现在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当中,而造成不达标结构强度的原因有众多,但是最主要的莫过于对混凝土不合理的养护以及不科学的配合比这两种因素。所以,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严格把控混凝土配合比,与此同时,在养护混凝土的工序上应依据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来进行。
1.3 混凝土工程漏筋问题
现如今钢筋裸漏的现象会出现在部分施工结束以后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此种质量问题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也比较普遍,而当此问题出现时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还造成钢筋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大幅度的降低了,本文认为在施工阶段造成建筑混凝土工程产生漏筋问题的重要因素为不合理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以及不合理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与此同时,对其产生影响的同样还包含了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后的振捣工序质量。
1.4 混凝土工程孔洞问题
在施工阶段,较大的孔洞以及空隙会出现在部分建筑混凝土工程的内部,此种问题的出现将会极大影响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而不合理的振捣施工以及离析后的混凝土是造成此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部分施工企业中虽然应用了分层振捣的方式,但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业务能力等却极易影响到振捣作业的效果,因此,要想对混凝土工程孔洞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那么怎样对振捣作业成效进行有效的加强便显得尤为重要。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材料具体控制
材料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就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以混凝土配料过程来看,水质量的管控工作应该成为主要项目。例如海水、工业废水、污水均禁止使用。水泥的选择应该选择确定生产厂商和强度等级下的硅酸盐水泥。对于骨料的选择则应该从粗骨料和细骨料两方面展开控制。粗骨料即碎石、石片等,选用强度高、粒径合适的材料,并且对于骨料的规格和颜色需要有效控制: (1)根据工程要求,采用矿渣酸盐水泥材料。
(2)粗骨料采用0.005m~0.04m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不超过1%,从细骨料中选用中粗砂原料,含泥量不超过3%,以此为前提制作混凝土,可避免水分过度流失,减少水泥需求量,有效控制低水化热状态等。(3)合理选用磨细П级减水剂、粉末灰等,不断改善混凝土粘塑性、坍落度,以符合泵用标准为根本,能够大幅节省水泥用量,控制水化热状态。(4)明确配合比,全面提升不同搅拌站协作效能。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首相要检查模板的标高和位置,以及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模板内存在一些垃圾和积水,则需要先行清理后,再对钢筋和预埋管线进行验收,做好前期的组织计划和安全交底工作。浇筑顺序应该保持自然流淌,再进行持续推移,最后一次到顶。浇筑环节中不可向已经拌和好的混凝土材料加水,降低强度,且上层混凝土浇筑时要确定混凝土分层厚度,以此为基础把握好浇筑的时间间隔,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此外,浇筑时的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对于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超过3m,否则就需要考虑采用溜槽等辅助下料,防止离析。但在浇筑前有离析现象,须重新拌合才能浇筑,且需要注意坍落度的计算和控制。
2.3 温度控制技术
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混凝土结构的水化反应实际上是一个明显的放热过程。但是,受到混凝土结构特征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无法充分地释放出来,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在温度应力的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裂缝情况。对此,工作人员在进行配制施工中,可以适当地降低水泥的用量,从而有效地避免过高热量无法释放问题的出现。此外,工作人员施工环节,还可以借助粉煤灰和矿粉等材料,降低水化放热程度。通过此种方式,减少结构性问题,提高材料整体性能:②施工环节中,还可以采用循环水的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制降温。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循环水管,通过水循环作用,达到控制和降低温度的效果。
2.4养护防裂技术
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受到裂缝影响最为明显。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特征各不相同,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要关注到多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以确保技术管理可以满足实际施工建设的需求。比如,我国某地区的土建工程建筑单位,为了解决混凝土养护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裂缝的出现,重点对温度和湿度等两项因素进行了分析。采取合理的管理技术,确保混凝土配制环节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能达到施工技术标准。工作人员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了控制,采用温度和湿度调节设备,防止施工环境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突变。在遇到不适宜的天气时,施工单位采取了放缓施工进度,或者暂停施工的方法,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混凝土的自缩现象,工作人员对配制环节中的水分和比例进行了科学判断,对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用量进行了调整,确保质量目标可以顺利达成。
2.5科学搅拌混凝土
在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科学搅拌混凝土也是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配置和搅拌是其中的重要施工环节。故此,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先对混凝土的配置进行监督,根据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混凝土的配置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而保障混凝土的合理配置;同时,在科学配置混凝土之后,要对搅拌中投放的原材料的量以及投放的顺序进行合理的确定,保证可以制造出质量良好的混凝土,然后选择合理的搅拌机,设置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而保障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故此,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配置和搅拌的管控是其中的关键。
3结束语
由于混凝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越来越起到“顶梁柱”的作用,而建筑工程无疑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与人们生活越来越紧密相连,这使我们必须提高对防范相关安全隐患的警惕。有必要发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民群众的力量,来针对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采取抵制销售、购买以及阻止其再生产的有效的合法的必要措施。要使混凝土原材料的生产厂家从更深层次的理解混凝土的构成,争取研发低成本并且质量有所保障的高性价比的混凝土原材料,实现多方面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文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20-21.
[2]仇玉干.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9):47-48.
[3]孙吉星.分析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3):252-254.
[4]徐德龙.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