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10期   作者:辛闯
[导读] 随着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辛闯
        大连呈明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促进了城市基础建设的逐渐完善。在城市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园林景观工程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同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在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绿化种植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其种植的施工质量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园林景观施工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园林景观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施工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园林景观施工准备阶段,存在少数施工单位预先没有对园林施工的现场环境全面探测勘察,导致施工设计时过分依赖原有经验和理论知识,造成实际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及麻烦,严重影响了园林景观施工的效率。不仅阻碍了工程施工进度,也不利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不乏少数设计人员存在着“纸上谈兵”的问题,只会根据自己掌握的设计知识按照自身喜好设计,不能将园林的地质地貌紧密结合。对于园林中植物种类、景观设计、水池位置等设计时,缺乏整体性的考虑。尽管对工程施工建设影响较小,但是对于后期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产生极大地问题,不利于后期管理人员对园林整体实现高效的管理。
        1.2施工管理缺乏高效性
        由于我国园林绿化出现的时间与国外相比相对较短,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施工管理期间,仅仅对前期工程的施工作业阶段加强管理,而园林后期的养护工作不够重视。事实上,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园林绿化管理模式源自于国外经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园林绿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究其本质,仍然与国内园林的管理与发展缺乏适应性,不利于保障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高效性。另外,监管部门对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缺乏重视,导致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缺乏,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园林景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1构建科学合理化的施工管理体系
        园林景观施工阶段,提前根据施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环境,及时调整管理的方法措施。施工单位与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力度,不断优化管理理念。按照绿色园林的建设特征,实行综合性、全面性的管理模式。实际管理阶段,监管部门要分派专人检查,第一时间找出和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微问题,并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施工单位也应注重自身内部的管理效率,从实际施工出发,将施工人员与施工任务紧密结合,制定管理目标,明确人员责任,保障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有序开展。
        2.2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施工前期准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于园林绿化公司项目的整体施工规模相对比较大,涉及面也比较广,在施工前期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施工方案在编制和具体应用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设计人员应当积极投入整个工作调查,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
        在规划和建设绿化工程项目时,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植物种类进行科学合理选择,提高绿化植物整体成活率,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在整个施工中,应对绿化植物进行严格筛选,为种苗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保证种苗自身的根系相对比较发达,避免病虫害对其造成严重的侵害影响。在整个植物苗木的运输中,应当提前做好保护措施,提高苗木质量,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升提供保证。


        2.4采取适宜的种植方法
        2.4.1草本类苗木的栽种
        对于草本植物来说,对其进行栽植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采用播种的方法,在选择植株时需要控制质量;在幼苗期需要根据植物性状的相关性进行选取;在初花期需注重良种繁育;在盛花期需考虑其观赏性、经济性。对于种子的选取,则应该具有优良性状且饱满,确保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在单播方式下需要控制种子用量,一般为10~20g/m2,如果采用散播方法,需要考虑发芽率的同时结合周围环播种境,以此来确定播种量。除此之外,播种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只有选择适合的时间,这样才能够保证取得良好的播种效果。
        2.4.2灌木类苗木的栽植
        对于灌木类苗木来说,要对种植条件进行合理优化,一般采用开沟种植方法。在具体开工时,如果土质情况不理想需要合理增肥,使得肥料和土壤能够充分搅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施肥。在起苗之后的第3d可以对灌木类树木进行栽植,不过,在具体栽植前也需要对土地进行松土和淋水,保证土壤具有充分的水分。另外,对苗木进行栽植之前也需要对其进行修剪处理,确保枝叶都能够得到全面检查,在根系部位也要涂抹相应的药物,以此来提升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整体种植效果。
        2.4.3乔木类苗木的栽种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由于绿化工程比较庞大,所使用的苗木相对较多,所以在具体栽植时需要对苗木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控制,并且还要充分考虑到苗木成熟之后的体形,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树木的间离,控制好建筑物和树木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建筑物和树木之间的距离应该在5m左右,如果乔木类苗木出现了偏冠现象,则需要及时修剪,针对病根、受损部位都需要及时处理,确保主干能够得到全面生长。在具体栽植之前,针对苗木的根系要安排必要的浸水操作,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乔木类苗木的成活率。
        2.5强化后期监管养护
        为了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项目可以达到较长时间的运营要求,应该做好园林景观的监管与养护控制。当前很多园林景观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会将工作重心放在苗木栽植中,导致后续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工作难以进行,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好定期除杂、修正、浇水以及营养剂施加等措施。除了这些必须做的工作,还应该加强灌溉体制的实施,要明确灌溉的次数与水量,综合分析天气条件之后确定,阴雨天气要尽量减少灌溉量,天气干燥或者炎热要适当增加灌溉量,以为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基础条件。要做好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还要落实施肥管理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处理。损坏园林景观工程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往往也是无法控制的,为了能够达到要求,应该做好监督与管理,加强现场的管控,可以使园林景观达到完整性的标准。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是保障园林绿化效果,改善城市绿色环境的重要措施。为了有效解决现代园林施工阶段存在的施工管理低效问题,要及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优化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水平,强化施工管理全部过程的重视程度,以园林的实际地质条件,真正做好因地制宜的绿化施工,确保园林绿化的长期性、循环性。
        参考文献:
        [1]周庆龙,宋萍萍.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34(05):94-97.
        [2]梁磊.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03):119-122.
        [3]杜芳芳.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素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112.
        [4]刘沛.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与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
        [5]高海英.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2014(3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