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郑献辉 卫晨曦 黄建生
[导读]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
        郑献辉  卫晨曦  黄建生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625000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数据在现代教学中起到了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角下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机械制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引言
        机械工业是工业行业的基础产业和关键支撑,机械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其他技术及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使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当代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其正在成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装备制造和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技术。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核心原因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紧缺,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短缺。尽管此类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和院校有许多,但良莠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更多更好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
1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1教材内容落后
        机械制造技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会导致产业要求的变革。而现今传统教材中存在过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已经脱离了时代背景[1]。我们的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就业问题,很多的学生由于知识技能与时代脱节,只能从最基础的学徒做起,这对于教育资源是一种浪费。
        1.2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机械制造教学模式,理论课上教师普遍选择的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加上放课件调节气氛,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之前是具有一定效果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到来,对这种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现今的网络公司,普遍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了资讯、娱乐软件上,软件会不断的根据用户行为做“兴趣推送”,投其所好地吸引用户使用。高职学生是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而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了学生更容易沉溺于这些“兴趣推送”,不少学生都出现了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不像中小学生,强制手段对于高职学生是没有用的,这让很多高职教师束手无策。既然无法强制学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使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专业课的吸引力呢?这是每一个高职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2大数据视角下的教学改革策略
        2.1高职课程教学标准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版本多样化,二是知识标准与能力标准并重,三是文字表述上的通俗易懂,四是目标陈述上的可操作性与分层性,五是结构设计上的开放性。课程标准分为普通文化课程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高职教育课程标准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综合职业素养为基础、实践能力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保证,应当反映一定社会对准职业人与课程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反映课程对准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要求。设计理念和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个是学校模式,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个是企业模式,强调技能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通用性较差;第三个是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模式。

我们采取第三种模式,要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思路来进行教学标准设计。在教学内容上,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要以工作岗位实际为导向创新教法,推行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项目驱动的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化、信息化教学,加强“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资源建设上,由于学习行为受空间设计的影响很大,开放的教学环境最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发生。因此,需要在实训设备条件、班级人数和教师配备等方面的科学合理安排,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按照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建立真实的工作环境。要校企共同开发使用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教学资源。按照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2.2收集并分析
        学生数据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可利用大数据手段,对学生的学情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资料库。通过对学生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性格特征、行为风格、听课状态等维度的情况进行综合比对,教师可以“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地改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校方建立机械制造专业学习APP,通过APP发布学习资料、课程表、学校通知等学生必须关注的内容,这可以有效的保障APP用户活跃度。在学生养成使用习惯后,教师以及相关运营人员可根据学生的使用数据,推送学习内容、娱乐内容进行行为测试并综合教师的观察,最终形成学生个性化的数据报表,提高教师对整体学情的了解。
        2.3推动教材更新
        学校要紧紧抓住科学技术的底层变化,不断地更新教材内容。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学科常识的同时,要了解行业前沿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适应性。紧跟市场变化,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例如:学校每年进行一次行业发展相关的数据分析,删除教材中过时的内容、简化正在淘汰的内容、增加行业前沿的内容。与此同时,对于机械制造的学科底层逻辑、技术发展的底层趋势,要加强学生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发展变化。
        2.4加强实训教学
        高职机械制造,是强调实践的专业。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需要通过增加实训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增加双师教师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过加大资源投入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的实行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学校缺乏对学情的精准把控,造成了教学资源的盲目投入。而大数据的利用,可以有效的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学习进度,使学生一直处在最近发展区。例如:学校充分利用APP中得来的学情数据,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的,可以多安排理论教学;对于需要加强实训的,则可以增加实训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阶段,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将理论融入实践。
结束语
        面对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学校应善于利用大数据手段,提高对真实学情的认知,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高素养的技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荣耀.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5):226-227.
[2]郑文兴.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方法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1):169-172.
[3]杨柳.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1(04):227-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