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岸昆
四川沿江宜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风险理论,根据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首先采用模糊评价法和AHP法,得到风险因素的评分和风险值排序。再结合《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对桥梁施工的工程风险计算权重,进行评估与评价。最后找到指向终极风险的主要路径和可能的路径,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等应对措施,使得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更为科学有效,为现代桥梁施工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现代桥梁;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管理;模糊评价法
一、风险分析和管理理论
(一)工程风险的定义及要素
风险是指的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应具备以下四个要素:即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的影响(后果)、风险的原因。其中工程风险包括:组织风险: (1)工程设计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的能力,(2)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能力,(3)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4)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经济与管理风险:(1)工程资金供应条件,(2)合同风险,(3)现场与共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4)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5)人身安全控制计划,(6)信息安全控制计划等;工程环境风险:(1)自然灾害,(2)岩石土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3)气象条件,(4)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技术风险:(1)工程设计文件,(2)工程事故方案,(3)工程物资,(4)工程机械等。
(二)风险识别
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首要步骤是风险识别。工程风险的估计,是在过去损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工程各个阶段的风险事件发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出现的后果、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影响范围的大小等估计。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几种风险识别方法的综合,从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出发,通过风险调查及信息分析、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手段,在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多维分解的过程中,认识项目风险,建立工程项目风险清单。
其中,工程项目风险清单至少应该包括下列四项:项目风险编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后果。在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核心工作是“工程项目风险分解”和“识别工程项目风险、风险事件及后果”,从而建立“工程项目风险清单”。
二、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在确定风险管理对策之前,需要通过分析定量地确定风险的概率大小或分布,以及风险对项目目标影响的潜在严重程度。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流程如图3所示。识别、估计和评价风险的方法有:调查和专家打分法、经验数据法、分析分解法、图解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法、影响图;历史资料分析、理论概率分析、主观概率分析、综合推断法,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风险图法等。
三、桥梁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城市桥梁为一座两跨简支梁桥,四车道,桥面净宽18.0m,设计荷载为城-A级。主梁为钢筋混凝土T梁,20.0m跨径,混凝土桥面。养护等级为城市桥梁Ⅲ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弄清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目的、要求和所能掌握的原始信息。桥梁结构状态评估要求评估方法能对桥梁目前的工作状态做出客观的评价,而评价的依据是健康监测系统提供的有关桥梁状态的各种监测数据。
(二)技术状况检测
(1)桥面铺装情况:桥面纵向裂缝较多,局部出现交错裂缝,形成网裂,网裂面积占整体桥面的0.5%。
(2)桥头平顺情况:东侧桥头平顺;西侧桥头有多处破损,坑洼较多,连接不顺,存在2mm左右的高差。
(3)伸缩缝情况:全桥有4处伸缩缝,都有沉积物堵塞的情况,有两条堵塞情况较为严重。
(4)排水孔情况:全桥有4个排水孔,下游侧的两个排水孔滤网缺失,整体排水情况正常。
(5)人行道栏杆情况:两侧人行道栏杆均存在破损,部分路段有比较严重的锈蚀,栏杆整体工作状态完好;路缘石局部有破坏。
(6)桥墩台情况:1#墩存在轻微冲刷的情况,0#墩台有部分漏水现象,2#台的上游侧有杂物淤积。
(7)支座情况:0#墩台部分支座有淤积情况,1#墩1#支座处有明显的剪切变形。
(8)基础情况:盖梁及台帽未出现开裂现象,间接说明基础没有出现不均匀沉降,工作状况良好。
(9)其他:灯具、标志完好无损,设置合理。
(三)技术状况评估
应用CJJ99-2003对该桥的三大部分进行评估的结果如表2所示。1-6为桥面结构,其状况指数为51.3(D级)。7-8为桥梁上部结构,其状况指数为56.9(D级),9-17为桥梁下部结构,其状况指数为72.6(C级),其中9-13为桥墩,14-17为桥台。该桥的评级为D级,需要中修或者大修。
四、风险管理对策
(一)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包括所有为避免或减少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潜在损失所采用的各种措施。包括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通过回避风险因素,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或不确定性。风险回避对策经常作为一种规定出现,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损失控制方法是建设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风险。同样,损失控制是以处理风险本身为对象而不是设立某种基金来对付。损失的发生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在众多风险因素中,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材料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五个基本因素。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就是对这五个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而且以人为因素最为重要。
(二)风险保留
风险自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性管理技术,业主将承担项目风险所致的损失。与风险控制技术不同,风险自留对策并未改变项目风险的性质,即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严重性不变。风险自留对策应与风险控制对策结合使用,实行风险自留对策时,应尽可能地保证重大项目风险已经进行工程保险或实施风险控制计划。因此,风险自留对策的选择主要考虑它与工程保险对策的比较,比较内容包括费用、期望损失和风险以及服务质量。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一类重要而且广泛采用的一项对策,主要分为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形式。这两种风险转移措施都会减少业主承担的项目风险量,但前者以合同价的增加为代价,后者以保费的支出为代价。
参考文献
[1]陈利民,吴涛洮.桥梁施工人员及车辆风险智能化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04):87-91+103.
[2]刘立吉.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识别与评估方法[J].居业,2019(03):166-166.
[3]陈敏燕.新形势下钢结构桥梁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策略探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