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北京市 北京亦庄久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100176
摘要:目前,装配式住宅的数量逐年增加,在施工中表现出传统建筑形式无法比拟的突出优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是装配式住宅的关键环节,其设计质量将关系到建筑给排水的畅通和方便。针对装配式住宅的这一特点,本文分析了给排水管道设计的相关要点,对提高装配式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住宅建筑;装配式住宅;给排水管线
引言
装配式住宅建筑是指将大量的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在工厂加工生产建筑构件和配件,运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在现场组装和安装建筑物,装配式住宅的建筑性能和居住体验通过不断的改进正在逐步提高,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就是装配式住宅建筑体验和建筑质量的关键。
一、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优势
从装配式住宅的具体应用来看,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缩短工期,提高生产效率
预制构件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有预制构件均在特种构件生产厂完成。生产加工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零部件生产的质量问题。构件生产完成后,构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完成装配作业,省去了现场施工抹灰勾缝等多个环节,由于工程现场不需要进行多个施工环节,整个施工效率大大提高,项目施工周期大大缩短。工程企业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能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施工,有效保障施工现场秩序,在传统的施工模式下,夏季或冬季施工时,极端天气可能干扰正常施工,难以按计划组织施工,预制构件住宅施工中,预制构件直接在工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缩短了工期[1]。
(二)建筑与施工的部件精度
在装配式住宅建设中,构件是关键的工程构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能将基础施工技术与BIM技术有效结合。BIM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工程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提高施工作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并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仿真化、信息化、协调化和可视化优势。在装配式住宅建设中,将BIM技术应用于管理、设计、施工中。预制构件加工的过程中,BIM技术可以通过优化构件尺寸来保证构件的精度,从而实现构件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2]。
(三)环境保护
装配式住宅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构件在工厂内完成,不需要在作业现场进行抹灰、砌筑等作业环节,这些环节往往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如果采用预制施工方法,可有效减少现场扬尘和噪声污染,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绿色环保,不会对周围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干扰,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建筑垃圾仅占传统施工的20%,用水量减少60%。
二、装配式住宅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关键节点
施工设计阶段是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最后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且需要在住宅内设计完成,然而预制排水构件在住宅中所用钢筋、金属件种类较多,预留部分的详细施工设计方案应该在主体施工装备设计图中加以体现,设备的施工安装制作要与主体结构件的施工制作尽量保持分离,减少设备预留部分孔洞、预埋件的使用数量,并且适当减少了结构件的使用数量以促使下水管道尽量减少穿过大桥梁和高层楼板。
(一)预留孔及预埋套管设计
给水管道和消防给水管道等在设计时,预埋防水套管中间应预留一个孔洞,其高度应根据室内实际使用要求及给水管道具体材质情况确定,给水管道穿越建筑承重墙或建筑基础时两边应准确留有孔洞,穿过建筑地下室和内外墙的建筑防水管道套管一般应预先进行预埋,热水器的管道也应预留一个孔洞,预埋防水套管之间应尽量保证保温层板的厚度。
(二)排水管道设计
排水管道应尽可能避免同层排水,以尽量减少排水管道穿过地面。吊装管线尽量预制,预留管件尽量布置在管井位置。穿过多层承重墙或建筑基础时则还应事先预留一个孔洞;如果穿过多层地下室或内外墙时则还应事先预埋一层防水材料套管;应提供穿过地面或墙壁的孔。
(三)预埋管道附件
在给排水管道设计中,当某些附件孔不易安装时,可直接预埋,一般在屋顶空调板和阳台板上。预埋管件出厂加工时,应清理干净,防止被物料堵塞。
(四)管道支吊架
一般使用情况下,支架位置应直接固定在排水管道口的两端,水平管道的两个连接处应有支架。消火栓和地下配水管接点位置应直接使用塑钢金属文件夹或塑钢吊架进行固定。排水管支架穿越靠近楼板时可考虑设置内壁支架,内壁支架接口间距大小应能够满足膨胀压力补偿要求。
(五)位置的选择
砼构件拼装出厂后应在运至建筑施工现场后应进行预埋拼装,并与施工现浇建筑主体楼板结构进行连接,预埋件拼装位置要求应能够满足主体墙、楼板主体结构拼装要求。金属件和其他现浇钢筋混凝土之间应有一个安装好的空间。
三、装配式住宅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应用
(一)生活给水系统安装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供应系统的科学性。给水管道应事先预埋在预制构件中。预制构件安装合格后,卫生洁具应与预留接口有效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要保证连接处理的效果,一旦连接处理不当,就很难保证生活用水的稳定连续供应[3]。
(二)生活排水系统安装
卫生间是住宅建筑中用水量和排水量比较大的一种。在当前装配式住宅给排水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会采用模块化卫生间的施工方法。通过模块化卫生间的建设,可以有效简化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工艺和施工工艺,通过室内模块化卫生间的标准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从而有效实现空间功能,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一体化管道集成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种水电管道在屋顶、墙板、底盘和地板之间有缝隙敷设,与整体建筑结构分离,独立存在。
(2) 同一楼层的排水技术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排水方式。卫生洁具排水支管敷设时,严禁穿楼板至下层空间,为后续施工和维护提供方便。
(3)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组合卫生间与建筑墙体、楼板、结构屋面之间存在一定的气隙。保温层的设置使卫生间的保温性能更好。
在卫生间UPVC排水管道施工中,采用预制施工技术,减少了施工工序。在结构施工中,卫生间排水支管连接埋件和管吊架埋件可直接安装。结构混凝土可一次浇筑,这种浇筑方法保证了结构表面的平整度,浇筑过程中基本无污染,结构板面预留洞数得到有效控制。
同样,在UPVC管道施工和施工过程中,在下料和安装时必须保证排水管道尺寸的一致性,并在工程现场进行无动力组装施工。在这种施工方式下,现场几乎没有扬尘和噪声污染,现场垃圾也相对有限。
根据相应的设计准则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相对空间尺寸,形成最终的标准定位图。由于在实际定位过程中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和规范,模板的定位点和结构轴线应尽量保持一致,施工标准和排水沟的坡度要求相应的施工人员保证样板和标准件的质量[4]。
(三)自然降水排水系统安装
自然降水排水系统的安装与设计也是装配式住宅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关键。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排水量对整个建筑管道进行有效划分,在排水系统的管道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可靠性设计要求,使排水在自然降水状态下保持畅通。在自然降水排水系统的管道安装过程中,外墙管与水泥管的组合更为有效,可有效避免对预制构件的损坏。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住宅的逐渐增多,为了避免装配式住宅在投入使用后给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在装配式住宅的管道设计过程中,认真检查预留管道和预留孔,注意管道预留质量,根据建筑设计规范和实际施工情况,设计合理的供排水管道,确保给水排水管设计的科学性,使供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可以满足装配式住宅的整体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小英. 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4):781-782.
[2] 智利. 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4).
[3] 睢俊山. 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研究[J]. 砖瓦世界, 2019, 000(018):50.
[4] 姚晓红. 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的设计要点探究[J]. 门窗, 2019, No.177(21):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