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崑
山东省泰安市城市管理局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对提高公路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合理地应用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我国公路的运输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路面形式。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种病害仍然不可避免。及时有效地进行路面病害处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沥青路面质量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交通运输业创造良好条件。
1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1施工材料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路面施工材料包括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和填料施工。一级公路路面沥青选用70级道路石油沥青。粗骨料为碎石骨料。细骨料可选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填料是研磨碱性岩石得到的矿粉。要求矿粉干燥、流动自如。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公路改性沥青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一级公路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应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确定最佳沥青配合比。
1.2沥青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的拌和需要在拌和站进行,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应达到360-400t/h。同时应具有自动上料、称重、温度控制等功能。混合料搅拌过程中,应使用两台装载机同时装载混合料,并在料斗上设置手动筛网,以清除过大颗粒。混凝土拌和时间、温度和拌和速度应根据试验段的施工经验确定。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控制,使混合料均匀,无离析和变色。拌和时沥青温度应达到155℃~165℃,矿料温度应达到190℃~220℃。在混合料输送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做好温度检测和记录。如发现问题,应立即与搅拌现场控制室联系,尽快解决。一般情况下,混合物的温度应为145℃-165℃。如果不及时使用,可在筒仓内临时储存,但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或温度降至10℃时,不得施工。
1.3沥青混合料运输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连续进行。一层薄薄的油水层,油水比为1∶ 3可涂在运输车底板上,防止混合料粘在车厢底板上。运输车辆不得超载、急刹车、掉头,以防损坏胶层。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底盘和车轮必须清洗干净,以免污染施工现场。卡车在离摊铺机10-30cm处停车卸料。等待时间控制在1.5h以内。箱子底部必须保持清洁,以防止旧材料硬化。
1.4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
混合料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的摊铺必须连续、均匀、缓慢,并采取措施避免层间污染。当仅使用一台摊铺机作业时,相邻两个路面形成的轨道应保持50-100mm的重叠。操作前应测量混合料温度,要求在135℃以上。如果温度不符合要求,则不允许用于摊铺。材料的摊铺必须连续、缓慢、均匀,实际摊铺速度可按2m/min控制,机械化摊铺基本不需要人工重复修补,否则会影响摊铺后层的平整度。如需采用人工局部修补或更换混合料,应谨慎进行,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1.5混合料碾压
碾压遍数等参数应根据试验段的施工结果确定。混合料的温度,初压时应达到130℃以上,先用双滚筒压路机进行静压;双滚筒压路机主要用于振动压实,碾压遍数一般为2-4遍;终压与初压相同,均为静压,碾压遍数以消除路面痕迹为准。最终压实后,表面混合料的温度应达到70℃以上。碾压作业时,压路机驱动轮应始终面向摊铺机,由外向内碾压。对于超高截面的零件,应从低向高轧制。为了加快进度,避免摊铺后混合料温度降低过多,应采用多个压路机梯次碾压,碾压带连接处应适当重叠,以防漏浆。碾压施工时,压路机不得在未成形的路面上停车、转弯、刹车,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路面上产生杂物或漏油,否则会对路面造成污染。
1.6接缝处理
横缝应先切直缝,保持接缝干燥、清洁。在摊铺混合料之前,粘结层沥青应均匀涂覆。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熨平板高度应适中稳定,不得有突变。横缝碾压时,压路机应在成型面上,每次碾压应向新铺层方向推20~30cm,纵向碾压应在整台压路机在新铺层上后进行。对于纵向接缝,应使用热接缝。摊铺过程中,前后摊铺机间距应保持在10~20m,碾压施工时,应预留10~20cm的部分作临时不碾压,作为后续摊铺施工的高程控制基准。在碾压后幅的过程中,也要在接头处预留10-20cm的部分,第一次不碾压,第二次采用交叉接头碾压,消除接头痕迹。
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做好前期地质调查工作
如果公路工程前期勘察不实,必然导致路线和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成为“死亡公路”。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初期,必须加强地质勘察工作,特别是对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路段,要从区域地质、水文条件综合分析地质灾害风险,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做好环境数据调查,及时做好不良环境危害评价工作。在公路建设中,必须重视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此外,对一些降雨量较大的地区,要及时调查往年降雨情况,收集历史资料,找出规律,做好防水防渗工作。
2.2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热再生施工中,旧沥青材料的回收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对旧路面进行碾压或松铺是十分必要的。旧沥青混合料经铣床碾磨后可直接使用。为了提高旧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可以提前完成破碎和筛分处理,大粒径集料的含量可以大大降低。但应注意的是,旧材料在铣削后不宜放置很长时间。如果放置很长时间,会发生结块。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必须分层堆放。可根据料源、沥青含量、集料级配等情况合理堆放,不得混合。另外,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质量,若配合比不合理,沥青混合料就会具有较大的油石比变异性,当路面摊铺后,将会产生严重的泛油情况。
2.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路面的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可设立专门的机械维修管理部门,负责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损坏维修管理。此外,还应建立专门的使用维护目录,记录设备的完整运行情况。这样,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能及时找出原因,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沥青搅拌机、压路机和摊铺机都是必要的工具。在使用这些仪器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保证每台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也保证了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4热再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相比,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基本相同,还需要经过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养护等各个环节。但由于掺入一定量的旧沥青材料,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温度要求较高,温度要求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再生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和摊铺温度高出5℃~15℃。在压实阶段,温度高于5℃~10℃。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而作为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其质量控制已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公路建设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注重公路建设质量,从源头上保证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J]. 霍振国. 居舍. 2021(08)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J]. 张荣辉.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6)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J]. 李宏逸. 质量与市场. 2020(01)
[4]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J]. 秦佳.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