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播控技术下电视台播出系统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崔永静
[导读] 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为观众提供了文字、语音、视频、图像以及游戏等多媒体业务,促进了数字电视的发展。
        崔永静
        博尔塔拉广播电视台, 新疆 博乐 833440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为观众提供了文字、语音、视频、图像以及游戏等多媒体业务,促进了数字电视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电视播出系统正处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阶段,原有的模拟电视播出系统无法适应全媒体融合的数据互联互通,容易发生播出故障。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数字播出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以满足现代数字播出系统的播出要求。鉴于此,文章对数字播控技术下电视台播出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播控技术;电视播出系统;优化设计
        1电视台数字播控系统构成
        1.1软件
        软件是数字播控系统的核心,包括导播控制的版面编辑软件和播控技术人员操作的设备控制系统、系统配置、总调度、智能监控、设备管理和设备控制等内容。导播控制的软件包括电视台编导、后期制作人员素材上传入库、编辑审片、节目串联单和节目播出控制。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播出的技术问题,确保播出正常进行。
        1.2硬件
        硬件设备是数字播控系统的基础,包括视音频系统、服务器系统、播出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4个部分。视音频系统负责电视节目播出的信号源转换、播出矩阵、信号源分配、信号切换处理、系统转换和视音频信号处理。信号源分配装置将信号源传输到主、备切换处理系统,利用播出矩阵将传输的各路信号进行资源共享;播出控制系统将编辑串联文件、素材上传到服务器的工作站或者总编辑室、播出机房,将其连成一个整体,实现硬盘素材、节目编辑单、节目修改和成品播出的管理。播出控制系统和电视台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局域网与电视台的财务部、节目部、人事部、企划部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监控系统负责对整个数字播出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通过多画面处理器监控各个线路信号,并监测数字播出通道的输出图像、语音信号质量,查看切换台、服务器、录像机等设备的运行情况,根据运行情况调整设备相关参数。总控系统负责控制播控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有的模拟矩阵改成数字矩阵,以满足电视台多媒体业务的发展需求。
        2数字播控技术下电视台播出系统优化设计策略
        2.1内容管理系统迁移系统
        现如今,我国电视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电视台的播出业务不断扩大,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纷纷涌现。由于电视台每天都需要播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这就对电视台相关运行系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在自动化方面。准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去存储、调度相应的节目内容,而内容管理系统较为特殊,其属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承担着保证电视节目顺利播出这一重任,所以需要遵守一定的编排顺序。在对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一般都是以节目单为依据,然后采取合理的自动迁移对策,以保证素材可以在视频服务器与二级存储之间完成相关的调度任务,能够对电视台的节目进行及时播出,具有安全性的特点。在电视台内部管理中,素材是重要管理对象,素材的调用跨越编辑网以及播出网,需要对编辑格式进行转化,将其转化为播出格式,这样整个台网效率就会受到迁移效率以及转码效率的影响,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对素材迁移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时,可以采用目录共享这一方法,以便子网之间的各素材能够实现交互。在对服务器进行迁移时,需要根据编排顺序对电视节目进行播出,要对不同类型素材的迁移顺序加以明确,以保证节目可以根据规定进行传输。

此外,需要尽可能从宽带资源的利用率着手,确保该系统处在稳定且安全的运行中,这样才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值得注意的是,还要开展多处式的校验,对各环节进行仔细检查,例如:对制作以及播出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检查,以保证素材的完整性。广播电视台的全台网系统考虑播出系统的安全性和独立性,在播出系统前端建立了备播系统,它代替播出系统与前端多个子系统以及后端播出系统进行文件化整备、传输、监控工作。备播系统包括节目代码与编单、备播媒资、缩编网、GMP、广告备播等子系统。全台指定统一的节目代码管理规范。每个节目都拥有唯一的节目代码(身份标识)。节目单根据节目代码进行编排,先有节目代码才能编单。所有需要播出的节目由制作系统传入到备播系统,由备播媒资通过接口传输到播出二级缓存或视频服务器,这样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播出的安全性。
        2.2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具有多样化的这一特征,能够实现对所有软件系统以及硬件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在对监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要对现代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对于相应业务流程,需要进行动态化控制,要重视监控对应的信号与设备等,并做到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监控。另外,还要对分层管理的方法进行优化利用,对于相对应的辅助设备或网络状态等需要进行动态监测,以保证节目顺利播出,进而满足观众需求。目前,广播电视台播出部主要通过画面分割器(大屏)、慧眼、博汇、播出程序等设备获取报警信息;慧眼获取所有系统内可监控的设备、软件、服务等的运行状态数据,监控系统为c/s结构,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慧眼监控服务器包含:采集服务器、核心服务器和显示客户端。采集服务:与具体的设备进行通信,获取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并将信息通知给核心服务器。核心服务:负责接收采集服务器发来的设备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客户端订阅的设备信息发送给显示客户端。采集服务器和核心服务器软件安装目录下分别有log.txt文件,是服务程序的报警信息的记录,可拷贝日志信息用于分析。博汇可对所有播出码流信号进行监测报警,是最主要的信号监测报警系统;画面分割器有红色边框闪烁时对播出信号进行报警;播出程序采用方正无忧多频道自动播出程序通过设备状态图标和指示灯闪烁状态获取报警信息。
        2.3播控系统
        在对播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需要对同步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并进行多级备份无溃点的结构设计,以促使相关程序主备播出的顺利实现能够得到保障。换而言之,在运行过程中,即便出现一些故障,播控系统也不会就此罢工,而是能够进行实时切换。在业务流程开展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新的业务框架,并以节目播出单位为基点。对于素材以及节目单而言,要对相关的绑定标准进行优化利用,以促使系统播出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另外,还要对播控系统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对设备控制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其中一些关键设备会受到不同类型的控制与影响,例如:录像机或是视频服务器等,需要对分布式方法进行优化利用,以便对这些关键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必将使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对于数字播控技术中电视台播出系统的不断优化和升级,需要我们从思想和实际工作中不断将数字化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进行更好的融合和优化,保证电视节目播出质量,提升整个电视台运营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事业的建设。参考文献:[1]徐海鑫.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在电视播控系统中的运用[J].数码世界,2018(1):121.[2]魏峰.高标清同步播出的技术实现及其应急处理系统设计[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218-219.[3]梁宏伟.地面数字电视前端信源系统设备配置的优化[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32):32-34.[3]张楠,王金英.数字播控技术下电视台播出系统优化设计分析[J].科
        技创新与应用,2016(2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