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泉
37021319890509**** 276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发挥着重要影响。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手段和施工现场的管理现状,不断将房屋建筑物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时代。基于此,本文对常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 常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区间存在着气候差异,地质情况各不相同,这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技术人员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施工作业。如果软土地基缺乏承载力和稳定性,则必须对其环境特点作出分析,再采取有效的举措,以防止地基变形的状况的发生。
1.2 结构化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大都采用传统的结构,房屋建筑大部分采用钢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框架结构就是梁柱搭建,此种结构技术可以缓解对墙体施加的压力,使整体建筑更加稳定,节省了施工成本。钢结构施工技术的作用是增强抗震力,此施工技术已经十分普遍。
1.3 防水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应加强防水施工。建筑工程中存在大量的给排水管线,倘若防水施工存在问题,就会产生漏水问题。倘若发生漏水,则需要使用防水材料,对厨卫漏水处进行防水处理,特别是卫生间地面,更应该加强防水。如果墙体和屋面出现渗水情况,则在结构设计时,对防水设计加以重点考虑,不仅要加强排水管道设计,还需要改进防水施工技术,选用优质的施工材料。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2.1 优化相应的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创设出理想的施工现场,应该积极重视相关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将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加以明确,正确分析仓库管理、安全保卫和成本管理等不同的制度,只有将相关的制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才能合理约束施工中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的效力充分体现。应该将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合理纳入制度管理的范畴,科学控制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细节,提升建筑基本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更加到位。
2.2 重视施工的安全化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和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属于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开发商注意的焦点,是维护施工人员施工中避免人身伤害的有力举措,确保施工的整体安全度。因此,施工中应该积极地强化责任制度的合理构建,通过优化相应的制度体系,构建起可靠的对策,践行“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的方针,使安全事故得到合理控制,避免出现多种多样的安全事故。
2.3 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
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条例后,应该重视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效力,通过提升实际的重视程度,使监督管理更加到位,实现理想化的目标。监督管理部门提升对管理条例的关注度,对于多种棘手的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使得实际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若发现违规的行为,则需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营造出相对理想的风气。通过积极地彰显相关机构的效力,促使施工单位自觉认识到不足之处,保证多种实践行为更加合理合法,提升处理问题的效率,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科学规避多部门集中执法的情况,避免产生执法混乱的局面。政府部门也应该凸显出自身的影响力,展示出有效性、权威性,发挥出对应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提升施工安全质量水平。
2.4 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
制定完善的、合理化的奖惩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出“安全为主”的施工管理理念,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可以有效减少不作为、浑水摸鱼的情况出现。只有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了解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以后,才能够主动去接受和管理施工现场。奖惩机制使得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与个人的工资水平直接挂钩,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施工人员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才会更加自觉地做好自觉的本质工作。相反,对于那些屡教不改、自私自利的施工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和批评,并且还能够对其他人起到警示和敬畏的作用。
2.5 施工场所资料的整理工作
施工现场的过程资料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资料,它决定了一个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竣工的重要环节,完整的过程资料是对工程施工的一个见证,做好施工现场资料的整理工作,对于日后工程的保养和维修十分重要,建立工程施工台账,严格审核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资料和验收手续,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分类管理,分类核算。切实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不得虚报、谎报。记录不能出现涂改和修正的痕迹,如果有必要修改,则一定要有相关人员的证明和签字才能有效。
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始终围绕着施工技术和场地的良好管理进行的,只有不断提升现代施工的技术手段,不断整理施工场所环境,才能够实现房屋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房屋建筑行业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因此,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提高整个市场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6 对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应按照规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相关部门要掌握建筑材料的实时价格,购买性价比高的材料,并且要得到相关检测单位的质量检测。二是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建立健全的抽检制度,将劣质的材料拒之门外。三是要与供货商达成协议,以保证货源供给的充足。四是保证建筑材料存放得当,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分类存放,防止其发生腐蚀、受潮、干裂等现象。
2.7 对于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
对于较为复杂的工艺,施工单位要与高技术、高标准、高信誉的设计单位进行合作,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承包的施工方要按时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测,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施工现场要安排相关的技术指导人员,对于技术生疏的施工者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把控整个施工项目,使各个项目顺利实施。对于出现的技术难题要及时优化,杜绝因技术不成熟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建设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设置组织机构应当遵循目标性、精干高效、管理跨度适中、分工协调、分层统一管理、执行与监督分设等原则。
2.8 对于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的优化
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施工岗位,随即涌现出一大批农民工进入到施工的队伍中来,但是其专业素质不高、往往根据经验来工作,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更多的先进技术也逐步被运用到施工的过程中,这就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施工单位要建立起一套培养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施工工艺,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树立工作责任意识,确保施工项目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属于相对复杂的工程,体现出系统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在相对完整的建筑作业中,科学的运用施工技术,可以为项目起到支撑的效果,同时还能更好地改善实际的作业模式。在具体的施工中,合理使用施工技术,可以推进相关的施工进程,整个实践的阶段,离不开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重视理想化管理方案,促使施工现场的基本成果得以优化。通过本文的概述,了解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涉及的方方面面,通过科学的整合相关理论,制定出现场管理的策略,提供了施工技术创新思路,旨在为国家建筑行业的长远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小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智能城市,2021,7(01):75-76.
[2]林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197-200.
[3]李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