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 闫红丽 韩熙照
[导读] 在中高层建筑施工中,逆作技术是提高深层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基坑支护方法相比,该项技术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其具有支护结构稳固。
        闫红丽1     韩熙照2
        1身份证号:22038119820106****
        2身份证号:2201051980040****
        摘要:在中高层建筑施工中,逆作技术是提高深层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基坑支护方法相比,该项技术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其具有支护结构稳固,施工成本低,能够大大缩短施工时间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附有地下施工结构的施工环境。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逆作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和进步,将新型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应用于逆作施工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效果,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原理;优缺点分析;施工技术水平
        引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物的需求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中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层基坑的支护和地基施工的稳固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这就给基坑支护施工提出了新的挑战。逆作法在基坑支护和地基加固施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地上施工和地下施工的同步进行,同时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效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1逆作施工技术的概念和施工原理分析
        对于具有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高层建筑来说,逆向施工操作无疑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好方法。逆作法技术主要是依据地下结构固有的墙体作为结构支撑,同时在缺乏支柱的位置浇筑混凝土桩体,待达到稳固性要求后,先行进行地上一层底板结构的搭建,并同时开展地上和地下施工作业,直到整体施工结构完工。逆作法的施工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深层基坑本身固有的支撑力,并通过外部支护结构的加设来提高基坑支护的效果,夯实基坑土层,进而使基坑不易发生塌陷现象。此种方法多用于附有地下室结构的中高层建筑,不但可以进一步对地基实现二次加固,而且由于其可以使地上和地下施工同时进行,大幅度提升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此外,逆作法技术可以利用基坑本身的周围支护作为工程结构的一部分,还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延展地下使用面积,节省了工程预算资金,为施工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逆作法施工还具有较大的社会环境效益,一是可以明显缓解施工中所带来的噪音污染问题,二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密闭性,降低了施工粉尘污染。
        2逆作法操作的优缺点分析
        2.1施工优点
        在具体施工操作中,逆作施工技术根据其施工应用范围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全逆作法,局部逆作法,层级逆作以及半逆作施工。在施工中运用逆作法可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压缩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果,同时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2.1.1采用逆作法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传统的施工方法只能按照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先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待地下结构完工后才能继续开展地上施工操作。而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则可以彻底改变以往的施工操作顺序,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可以实现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施工同步进行,从而压缩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2.1.2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社会环境效益。逆作法施工对于环境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可以降低对于周边环境的噪音影响,由于逆作法采用的是先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然后再进行能不结构的施工,所以施工噪音可以被墙体有效隔离在外,达到降低噪音的目标;其二,与以往施工方式不同,逆作法施工全程都处于密封性较高的施工环境中,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施工粉尘的扩散,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粉尘污染。

另外,逆作法施工时,底层施工作业不会影响地面交通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缓解施工对于交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2.1.3逆作法施工技术增强底板设计合理性。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大增加了底板的支点,并且相应的减小了底板的支点跨度,这样也就能够比较容易的满足建筑物的抗浮要求。在很多情况下,逆作法还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建筑物底板的配筋,在节约建筑材料的同时也增强了底板设计的合理性。
        2.1.4逆作法施工技术增强结构抗震性和抵抗水平风力的能力。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将建筑物的地下连续墙与建筑物原有地下土体有效的粘合在一起,而建筑物的地下连续墙和原有土体之间存在摩擦力和粘合力。这些摩擦力和粘合力一方面能够增强建筑物结构承受垂直负荷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高其抵抗水平风力的能力。
        2.2施工缺陷
        2.2.1挖土方面的问题。采用逆作法技术施工,在开挖了第一层土方之后,是进行零层板状态施工。但是,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开挖土方都是在封闭状态下实现的,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操作,另一方面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和延长施工周期。
        2.2.2材料运输问题。逆作法施工中,在施工的每一个层楼板都要预留用作运送土方和施工材料的施工洞口,施工洞口的数量和位置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2.2.3逆作法施工中墙梁节点、梁柱连接方面的问题。逆作法施工技术中要对墙梁节点、梁柱连接位置进行提前预留预埋,如果预留存在一定的误差,还必须进行挖凿,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焊接工作量,也就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增加了施工成本。
        2.2.4逆作法技术设计及施工协调问题。采用逆作法技术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要对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缺乏素质高的逆作法受力分析人员,这就导致了逆作法施工中设计与施工存在不协调,影响逆作法的顺利施工。
        3建筑施工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对结构受力机理与沉降分析的进一步研究
        逆作法施工时有一定插入深度的地下连续墙,应该加强这部分地下连续墙与基底桩土承受垂直荷载的比例的计算和分析确定;在结构已逐步形成刚性箱体的情况下,应该能够精确计算受力与变形。
        3.2加强对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研究
        逆作法工程应加强设计与施工的合作,在保证结构原设计功能受力状况下,允许施工单位按逆作法工艺重新对地下室结构进行优化。当然,施工单位对逆作法施工设计也不能随意的更改,而是应该根据一定的原则来进行。
        3.3加强逆作法施工组织技术研究
        引进智能化管理化系统,实现动态管理监测施工,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浪费,改变过去施工粗放的管理模式,实现集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米新华.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建筑基础地下室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06).
        [2]董昀.逆作法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