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环境勘察中的技术应用及实施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期崇山
[导读]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期崇山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类工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部分工程项目的拟议区域环境非常复杂。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水利工程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在对水利工程环境进行地质调查的过程中,有必要有效弄清水,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弄清之间的矛盾。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环境必须良好。本文就水工环地质环境勘察中的技术应用及实施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勘察问题;勘察技术
        引言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难度较大、流程较复杂,直接影响勘察结果的准确性。要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效率,必须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可见,探讨水工环主要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尤为必要。
        1水工环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
        水工环地质勘察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地质勘察的内容众多,勘察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在具体勘察阶段,水工环地质勘察内容包括:其一,科学制定水工环地质勘察方案;该方案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工程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而且需要分析当前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合理的选择地质勘察技术,实现水工环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准确记录。目前,水工环地质勘察重点主要集中在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深度、顶板深度等层面。其二,勘察方法设计,在合理编制水工环地质勘察方案,确定勘察对象和要求后,应开展勘察技术方法、实施步骤的有效设计;该环节中,要求勘察技术与项目建设其与的地质情况具有统一性,即所设计选择的勘察方法应适合水工地质现场的具体环境需要。其三,结合勘察技术类型和要求,规范配置相应的勘察设备并开展地质勘察工作,以此来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现实意义
        结合水工环地质勘察特点,适当加大勘察力度能够帮助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地质环境变化情况。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勘察人员需要按照初步测量、初步设计与技术设计等步骤开展工作。在初步测量环节,可以采取精度比较低的技术(例如高电阻勘察方法等),将具体的数据录入到相应的图表中。在初步设计环节,电法与井法应用比较多,针对不同地区基岩裂缝和地下水实际流动情况进行准确勘测,实现数据的快速汇总。在技术设计环节,通过运用前期的各项数据,对该地区的地下水与钻井等进行科学勘测。
        3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
        3.1全球定位技术
        根据以往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来看,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勘察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不必要的工作量,数据也更加精准有效。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地球不同区域的有效监测。主要包含以下工作环节:(1)对目标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定位;(2)卫星向地球基站发送具体的信息数据;(3)根据安装在基准站中的GPS接收机,进而对卫星信号进行有效接收和识别;(4)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处理。GPS技术能够实现对于地面环境污染的有效监测,有效侦查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实施情况。
        3.2GPS与RTK技术
        GPS技术即利用轨道卫星的导航系统,在环境勘测等方面十分常用,也可对全球地址动态开展实时监测。实际工程中,可对目标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提供较为准确的、高精度的勘测图像,时间标准。该技术因使用低频讯号,使其具体较强穿透性,覆盖范围广、受气候影响很小,而且覆盖范围非常大,可呈现三维立体的地勘信息。RTK是基于GPS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勘察技术,通过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可大幅减低数据的误差,降低信号干扰,从而获得更精准的坐标信息。


        3.3瞬变电磁技术
        瞬间电磁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属于新兴技术,工作人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中有着更多的选择。该技术的应用周期较短,但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使其在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通常会采用垂直磁偶源法以及电偶源法。根据其现场应用所反馈的情况来看,该技术测得的最终数据结果更加精确,对于数据的变化也更加敏感,可以在比较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效果。耦合噪声对于该技术在使用时的影响程度较低,可以实现在空中进行工作,因此不容易受到地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4地质雷达技术
        简称GPR,利用高频脉冲波反射来勘察地下物体,在房建等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可满足深度的地下勘察要求,对地下水、岩石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勘探。水工环地质勘察应用该技术,通过机器反射回的讯号,利用示波器即可判读具体的勘察信息,具有便捷、简易、高精度等优点,可呈现高清勘察图像。
        3.5遥感技术
        在具体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对于遥感技术的有效应用也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应对地质灾害环境问题方面有着明显的应用。而且随着此领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相关设备装置性能也更加优异,能够为整个地质勘查工作带来有利的数据保障,比如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无人机技术。而且遥感技术不仅仅是单一波段的数据勘测,其针对性更强,且覆盖领域更广。尤其是多元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多元模型的建立,能够为勘察工作提供更加立体的图像显现,数据表现更加综合全面,以便于工作的开展。
        4水工环地质勘察实施要点
        4.1开展全面性的勘察和实践改革
        要进一步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质量,在规范使用勘察技术的基础上,还应对勘察对象的内容进行规范控制,确保地质勘察的全面性。如依据水工环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从多个指标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实现勘察对象与水工环整体建设质量、目标的高度贴合。另外在具体勘察技术应用中,应积极的引进新方法和新设备,通过高新技术实现水工环勘察技术的变革和发展,这样能有效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的效率和治疗,实现水工环基础地质情况的准确把控。
        4.2制定详细的水环境地质调查的目的
        为了使水力环境地质调查取得更好的结果,有必要制定详细的水力环境地质调查的目的,并为具体的调查目的做准备,然后再进行调查工作。确定勘测目标后,可以将其与勘测工作计划结合起来,结合两者的要求估算地质勘查工作的风险,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安全,避免因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勘测安全事故。此外,在进行地质勘测之前明确勘测的目的将合理化研究资源,选择研究设施和设备,并合理化研究经费以最大化经济利益。这对于计划也很有用。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有效的应用各种水工环勘查技术,才能保证勘测数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因此,为保证工程建设科学、安全的开展,促进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单位需要重视和科学应用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积极的应用RTK等先进的地勘技术,通过实际应用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并构建体系化的工作模式,减低人为、管理等不良因素的干扰,以全面提升水工环地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虎东.浅谈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9,(11):105-106.
        [2]胡志文,欧阳燕,罗湘,等.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江西建材[J].2019,17(5):187-188.
        [3]关鹴.地质工作中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范围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7):286-287.
        [4]韦恩标.基于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4):50.
        [5]陈彦.航空物探法在矿山水工环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