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月11期   作者:余伟纲
[导读] 现如今,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筑行业有了很大发展,装配式建筑随之兴起。
        余伟纲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筑行业有了很大发展,装配式建筑随之兴起。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仅影响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工程管理的控制,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良好建设。本文探讨了装配式施工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对策,为改善装配式施工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当前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处于快速发展中,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生态保护与节能减排。为保证装配式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明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保证施工的整体效果。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
        如今,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开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还对传统的建筑工程内容进行了创新。此工程的优势十分显著,一般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①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对其中的构件进行了装配,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效果;②此工程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模板以及脚手架,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③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之前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可以效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其中资源的合理应用,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④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实现对不同的资源的有效应用。
        2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分析
        2.1人员层面的关键因素
        当前部分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存在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预制构件的生产中,生产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构件生产技术和知识,缺少对预制构件质量控制的意识,不能通过有效地举措来保证预制构件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现场施工作业中的构件吊装人员、安装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能仔细地按照特定工艺进行施工,施工过程简单粗糙,留下质量隐患。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保证管理效果的基础,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缺少了解,因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例如,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有充足的前期准备,如施工现场的规划、材料设备的购置、人员的安全交底与技术交底等,这些内容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一些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制度,因此不注重前期的准备,会存在漏洞,导致施工质量存在隐患。特别是由于交底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存在违规操作问题。
        2.3设计因素
        设计工作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其可以直接影响工程管理质量。就设计阶段的工作来说,若是设计人员未在前期阶段充分考量结构构件的分离、运输、堆放等相关内容,势必会导致整体的设计方案较为模糊,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最终影响工程管理的质量。以构件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与成本为例来说,若是在设计阶段缺乏全面的考量,势必会导致所设计出的构件结构单薄、节点复杂,后续施工难度有所增加,且构件还易发生断裂和崩烂。再比如若是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构件安装工序及安装难度、施工成本,则易导致后续施工钢筋穿插绑扎困难,甚至出现无法施工的情况,导致成本增加。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3.1创新管理理念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只有管理人员具备先进管理理念,才能实现管理工作的更好落实。也就是说,要促使工作人员意识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然后,将更先进的管理思维、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意识等,融入管理工作中。

在创新管理理念、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①要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最新规范性文件,在最新规范性文件中,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各项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学习其中的内容,掌握最先进的知识,管理理念也因此得到创新与优化。例如,可以让管理人员学习有关装配式混凝土规范性文件,在此类规范性文件中,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规定。这对于管理人员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展开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管理人员要主动参与文件知识的学习中,使得自身的管理思维得到创新。②工程施工部门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政策宣传等方式,促使管理人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意识到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传统管理理念存在的不足,从而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完善。只有管理意识得到提升,才能对工作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3.2完善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是保证管理效果的基础。建筑企业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修订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的针对性与可行性,为管理提供依据。
        ①完善制度。建筑企业要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影响因素完善管理制度,制度的完善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管理细节问题。建筑企业针对内部管理要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消除管理盲区。
        ②完善责任制度。建筑企业落实责任制度提升管理责任意识,让管理人员可以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展开工作,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如果管理工作发生问题后也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有利于保证管理效果。
        ③完善监督制度。针对工程管理,要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对工程管理加强监督,以保证管理质量。
        ④完善考核与奖惩制度。企业要依据制度对管理人员的业绩加以考核,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筑企业还要注重创新管理模式,如可以采用菜单式管理,也可以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以提高管理效果。
        3.3借助新技术,创新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
        现如今,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发展中不仅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更离不开相关产业和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先进的技术在其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为实现智能化生产模式,需要对以前的装配式建筑方式进行创新,借助新的技术,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
        例如,可以借助3D打印技术和AI等多种加工生产技术,对装配式建筑当前的生产方式进行创新,结合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具体发展方向,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和管理的流程,在其中不断融入新的施工技术,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制造的生产工艺进行综合性研发,在掌握先进安装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改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效果。此外,可以借助新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对此工程进行优化,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弥补传统施工技术中的不足,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标准,优化施工流程。
        此外,需要积极借助先进技术,开展协同管理工作,结合施工的模式,积极引导员工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在此背景下,需要结合我国建筑领域发展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协同管理机制,强化施工人员的创新意识,结合此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装配式建筑内容进行整合布置,主要目的是保障各分部工程之间可以有效衔接,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大对施工的管理力度,通过对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及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管理平台,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装配式建设质量,从而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安全、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胡兵.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487(3):96-97.
        [2]黄奎霖.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J].中华建设,2020,203(02):74-75.
        [3]陈镜平.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砖瓦,2020(10):52-53.
        [4]杨双龙.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应用和发展[J].砖瓦,2020(6):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