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建
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其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建筑企业相关人员一直在研究如何加强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对此本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边坡支护;技术;特点
在土木工程项目中,边坡支护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边坡支护,并对应用要点进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作业,提升施工质量。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保证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应利用边坡支护技术,加固边坡,进而提升边坡土体稳定性。相对而言,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具有多种原因,当前土木工程,经常利用的边坡技术主要以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和锚固支护技术等为主,会获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并且施工具有便利性,支护效果良好。
1边坡支护技术施工特点
1.1设计要求高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建筑地质、地形等问题,首先,要对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有一个全面了解,以此为基础,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其次,施工人员要调查、勘测地形地貌,推进施工过程。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所处的地貌和地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边坡支护技术的支护作用,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由此可见,在边坡支护技术设计中,需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对设计工作的要求也比较高。
1.2环境影响大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不同的环境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常见的恶劣天气有强风、雷雨等,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也给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另外,我国的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结构的不同,增加了土木工程的施工难度。
2土木工程常用的边坡支护技术
2.1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边坡支护技术中常见的技术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般用于地下水位小于11m的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涉及排水、基坑开挖、修坡、喷洒混凝土等施工环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钢筋网也需要进行绑扎,并完成混凝土的二次喷洒。本工程基坑深度16.9m(局部深18m),基坑标准段宽19.7m(局部宽24.4m),地下水位不足11m,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了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在130d内完成工程桩的施工,并在225d内完成立柱桩的施工,土方挖掘作业需在278d内完成。另外,为保证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交付工作时需将全部工程交给施工单位,交付日期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在施工时,应综合考虑周围地质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基坑支护作业中,采用了一道混凝土支撑+3道钢支撑构造方式,实现基坑整体稳定,并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撑方式,对基坑的边、角进行支撑。支护桩为钻孔灌注桩,桩体直径为1.0m,中心距1.15m,支护桩施工之前对地基进行TRD止水帷幕,地连墙接头采用H型钢+高压旋喷桩以达到止水目的。本工程中共应用了128根立柱桩,全部由直径1.0m的钢质钻孔灌注桩组成,而工程整体的结构层采用了800mm地下连续墙+高压旋喷桩+Ф1000@1150钻孔灌注桩+TRD止水帷幕,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埋入地层桩柱的一端,埋入深度需大于6m。
2.2锚喷网支护技术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优化,特别是边坡防护技术,涉及的技术种类越来越多,这一发展趋势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多种施工技术支持,也使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施工支护方案,其中喷锚网支护技术是应用较广的施工技术。该方法操作流程简单,与复杂的施工工艺流程相比,更具可操作性。施工人员将土钉安置于施工现场适当位置,便可进行灌浆作业。完成该项施工作业后,应及时对整体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支护施工的有关要求及标准,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部分支护施工质量不达标,则需进行二次灌浆施工,对工程进行复检,检查结果为支护施工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待浆体凝固后便开展后续焊接施工,在此期间,由工程管理人员检查各环节,并在施工结束后对各环节施工进行养护。采用喷锚网支护技术,不仅操作简便,而且稳定性好,同时可减少所用原材料,从而有效降低土木工程的施工成本。
2.3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土木工程基坑施工中较为常规的支护技术之一,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将土钉连接起来,形成桩墙合一的结构。这类结构具有很好的整体性,施工流程比较简单,同时,对基坑内部也有一定的水土阻隔作用。另外,土钉墙支护技术投入的施工成本较低,一般只需将锚杆埋入基坑内,并在锚杆上端设置钢网架,采用喷锚支护技术即可对基坑整体结构进行加固。该工艺的应用,既能有效地保护基坑整体结构,又能保证施工现场土质不受破坏。本工程基坑深度16.9m(局部深18m),基坑标准段宽19.7m(局部宽24.4m),满足土钉墙支护技术对基坑深度的要求,因此,针对部分需固定的区域,便采用此技术,大大节省了支护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本工程基坑地下水位的高度也满足技术应用标准。
2.4护坡桩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难度高、隐蔽性强。护坡桩施工技术不仅能适应多种作业环境,而且能有效地解决上述施工难题。在本工程中应用该项技术时,施工人员借助相关设备将桩液灌注到灌注桩内,在灌注过程中,要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以保证灌注效果。另外,在灌注时,需要将骨料和钢筋笼放入护坡桩内部,再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补浆处理。同时,施工人员应掌握完整的支坡桩施工工艺,并利用转孔式灌注桩,其直径1.005m,桩体内部的中心距为0.305m,支桩柱之间也需安装双管型高压旋喷桩,桩柱直径0.605m,而该立柱桩采用组合桩的形式,即钢柱和钻孔型灌注桩,其桩体直径0.905m,数量为155根,持力层与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时使用的结构相同,但在埋入支坡桩断面时,埋入深度大于5.5m,并控制地下水位在11m以内,同时,始终保持基坑深度等于或小于15.2m,以保证坡桩施工技术开展的有效性。
2.5锚杆边坡支护技术
通过对支护孔内部进行灌浆,实现对钢丝绞线的固定,从而达到锚杆支护的目的。本工程在应用该项技术时,施工人员利用现有的钢丝绞线来增加灌注孔内的压力值,并用其支护和固定基坑内已经施工的部分。为确保锚杆边坡技术实施的合理性,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确保施工工序完整,同时,为后续区域的支护施工提供技术保障。施工人员采用锚杆边坡支护技术时,首先,要了解基坑开挖深度等施工参数。其次,确定锚杆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有关支护长度的相关标准。在锚杆实际位置确定后,施工人员借助锚杆机对锚杆的水平度和倾斜角度进行固定,施工结束后,对各工序进行详细检查,进一步确定锚杆的位置,保证锚杆在施工期间的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涉及多种施工技术的应用,而采用该技术能有效地保证基坑开挖质量,从而提高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其作用不容忽视。为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实施科学的边坡支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爱羚.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4):100-102.
[2]陈仲城.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有效应用[J].四川水泥,2020(12):89-90.
[3]杨志.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26+128.
[4]吕洪海.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 2020,(00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