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鹏
身份证号:44142219910708****
摘要: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保证项目的质量,保证项目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应细化管理细则,加强执法力度,及时发现施工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技术质量和控制水平也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但是,由于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众多因素,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仍面临许多挑战,严重阻碍了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概述
作为项目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其中包括对设计师、承包商、建筑单位、材料供应商、其他相关单位的实体监督和行为管理。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弄清建筑工程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稳定性、外观的美观性和项目的效率性,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满足业主的特定需求。因此,我国建筑业应继续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建筑业与各行业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通过建立可靠、合理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良好地规范施工行为,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为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内部生态基础[1]。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具体因素
2.1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工程施工都是在室外,因此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性变化和气候变化,这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带来了更多挑战。例如在雨季,需要使用正确的防雨技术,避免雨水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通常较长,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2.2施工流动性过大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由于建筑设备需要根据建筑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具有施工流动性过大的特征;②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结构上的联系。如今,许多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合同分包制。不同的施工环节由不同的施工团队执行。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过度流动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2]。
2.3施工复杂性较高
建筑产品的多样化也是增加复杂性和改变施工程序的重要因素。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建筑的结构,功能和装饰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造成建筑技术差异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许多建筑公司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都采用相同的施工方法。但是,由于项目的建设要求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根据项目的建设要求,有效地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
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方法
3.1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制
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导致质量监督方面的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所以必须把这种监管体制落地。在有效的监管体制之下,能够及时发现项目中的问题和隐患,并立即制定解决方案,按照相关的指标和参数进行有效监管。同时要从施工现场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问题整改,并且应当注意其他项目中是否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避免错误重复发生。要加强监理单位的职业道德建设,确保在监督过程中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地完成项目验收。形成相应质量监管体制还有利于提升监督部门的权威性,使整个流程形成一套科学的程序,减少人为影响,防止出现不法之事。同时还要加强对从事监督工作人员的管理,确保其业务水平达标,拥有公正的职业操守,定期开展检查,确切落实相关问题的整改[3]。
3.2对施工流程严格规范化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工程的质量控制都有赖于施工流程的严格规范。企业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好安全管理的制度,并且严格要求员工在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制度实施。同时施工单位应成立内部检查小组,定期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到位。根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规定,提升安全检查的验收标准,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返工、改进。检验时按照规定执行,先检查员工生命安全是否受到威胁,再检查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3.3不断提升质量监督工作者的能力水平
相关从业者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工作完成的效果,因此必须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使其能够肩负起质量监督的重任。首先,要提高人员招聘的门槛,选择有专业背景、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其次,定期开展交流培训,不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最后,加强考评。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执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确保其保持高水准的业务能力[4]。
3.4确保各方建设主体能够有效履职尽责
质量监督的开展是一种整体上宏观的控制,因此没有必要把各个主体的工作都承担下来,做的面面俱到,而是充分给予不同主体相应的权利和肯定,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各方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监督部门需要做好工程质量的责任分工,明确不同的主体如业主、监理等主体的责任,确保其有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空间。给与他们一定空间的同时还要做好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业主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保证其开展工作是合法的,这样其他工作才能有序开展。
4对我国建筑监督管理工作的展望
4.1转变政府职能
必须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办事效率,同时开展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合理减少干预,让市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政府主要做好宏观管理,减少直接管理,做好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2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政府需要把各个主体的相关责任进行分工与落实,在进行质量监督的时候主要也是对各个主体进行监督,确保其行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指标,同时为他们提供指导性意见,及时纠正错误。
4.3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监督管理工作的始终
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是以人为核心的,是在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通力配合之下完成的,因此必须尊重每个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因无知而酿成的灾祸。同时要做到赏罚分明,对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履职的工作人员予以嘉奖,对违反规则、屡教不改的员工进行批评、罚款等,强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提升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度,既要低头做事也要抬头看路,鼓励他们不仅仅要承担起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有对行业的发展给予关心,这样才能达到行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确保工程总体质量和建设效益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履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职能,不断提高现有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才能有效避免发生一系列问题。人们对建筑项目质量的要求,为中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它仍然保留了结构复杂性高、流动性强和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特征,在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更多问题。为此,必须根据建筑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以达到建筑质量控制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鹏.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研究[J].侨园,2020(02):82.
[2]产海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123.
[3]赵苏华.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5):152-153.
[4]姚功彬.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J].居舍,2020(0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