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雷雷
抚顺市消防救援支队东洲区大队 辽宁抚顺 113000
摘要:近几年来,一些高危行业,如建筑施工、矿山开采、交通运输等领域发生的生产安全问题不在少数,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和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具备安全法规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能力有关。为了能够促进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关部门就需要对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不断创新,针对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逐一整改,降低消防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就消防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策略
引言:随着城市化脚步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住房以及生活需求,高层以及超高层、商场以及建筑产生,这加剧了火灾发生的概率。比如在这些商场以及建筑中居住人群较多,如若居住者缺乏安全意识,随意拉电线、使用明火就易造成火灾。且火灾一旦发生,第一时间未消灭,便会迅速的蔓延,给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威胁。因此就必须要创新消防监督管理,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灭存在的火灾隐患,促进社会的稳定化发展。
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了解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对于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度却不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公共区域的消防通道上还会有一些废物随意丢放,甚至被一些人群的生活用品所占用。一旦该区域出现消防事故,消防通道便无法为人员的疏散和解救提供便利。其次在某些区域的消防栓已经成为一个虚壳,由于长期并未对其进行检查,消防栓被人为破坏,在发生火灾之后也必然会缺少了灭火的器材。另外大多数的居民家中都没有在特殊地方,比如厨房放置家庭灭火器。从多个案例,便可以看出人们缺乏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度,这也是增加火灾隐患发生的重要因素[1]。
(二)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其专业素养以及能力是否过关会直接的影响到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通过分析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看出,部分单位的消防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不高,且有一部分还处于无证上岗的状态,很显然这样的素养给消防安全工作的质量带来了隐患。其次一些单位缺乏对消防安全工作开展的重视度,管理人员并没有明确的分配好消防安全的职责,这就极易导致在发生火灾安全后,相关单位推脱责任。另外还有一部分单位将消防管理人员当成是临时工,并没有和其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在此过程中就会影响消防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无法对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保障。
(三)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不到位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意识到了其在工作或者是生活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但是整体国民的消防意识和能力并不强。这和我国在消防安全知识领域的宣传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各个地区在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时,主要是通过标语、广告的方式。在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对于这种标语和广告并不能够起到震动心灵的作用,对于一些消防方面的知识也是被动的进行接受。整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还停留在理论方面,并没有通过实践进行指导。比如相关居民了解消防设备,但是在真正发生火灾时,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整体而言,宣传处于表面,并没有落实到实处。
(四)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在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通过法律法规的行为对消防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约束,但实际在落实的过程中效果却不显著。
比如有些单位的人员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管理部门的事情,和个人的关系不大,这种缺乏责任意识以及公共服务意识的行为,必然会影响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其次有些单位并未制定较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略对消防安全设备的采买以及安全教育,内部的消防设备也因为时间久远而丧失功能。最后在相关单位内部也没有对消防安全设备定期检测、验收,一旦出现火灾,只能通过其他途径灭火。
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优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建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
想要提升消防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加强对管理的认识,不断的优化并创新消防监督和管理的模式。首先通过政府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监察团队,以此来强化对社会各界消防的安全管理。将每一个专业的团队都分成一个细小的监察团队,统一进行培训并管理。其次分配任务,明确每一个监察人员所负责的区域。要求监察人员能够定期对这个区域的安全进行排查,一旦发现某些单位存在隐患,必须按照规定,勒令其停止营利并整治。尤其是消防栓等灭火设备,要保证其是完整的。另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消防监督模式,为了能够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效果,就需要明确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分工。比如就消防安全工作而言,消防、公安以及保险等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让这三者共同监督,如公安部门人员定期排除安全隐患、消防部门进行部署以及决策,明确的落实好各方的责任,发挥出协同监督的作用。最后还需要发挥出群众的利用,对消防工作进行保障[2]。
(二)构建专业的消防团队
通过上文的了解发现,部分地区以及单位由于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度不够,在建立消防的团队时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就要对原有的消防团队进行优化。首先需要扩大消防检查的队伍,这样可以缓解消防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压力。其次在挑选人员时,要尽可能地挑选一些责任感较强的、对相关管辖区域比较熟悉的人员,这便于消防安全排查工作的开展。最后需要在内部加强培训,让消防检查人员能够了解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日常各个单位或者是小区在检查时的注意点。需要定期对检查的成果进行汇报,也可以在内部举办评比大赛,分享检查和整治的方法,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三)引入社会公众的力量,做好消防安全监督工作
就消防管理工作而言,工作内容多、任务重,仅仅依靠消防机构以及相关部门,明显监察效果不佳。因此就需要融入社会公众的力量,发挥出每个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一个公众自我消防监督管理的模式。首先各个消防机构、公安以及居委会需要相互配合,主动向居民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消防监管部门要定期核查单位是否存在消防事故隐患,如若有隐患,则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企业整改。在整改结束后,再次进行核查,确认安全之后才能够开工。其次引入消防志愿队,这类人员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防止消防工作人员在核查时存在的漏洞,降低安全隐患[3]。
(四)加大宣传的力度,提升国民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度
当然对于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监督而言,国民自身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国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树立消防安全的意识,便可以大大降低消防安全的隐患。这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宣传的力度,比如可以融入信息化的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如在近期较火的抖音视频上,制作关于消防火灾的视频,播放消防事故实例,让所有国民都可以意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利用社区的广播、公示板等传播相关内容,加深居民对消防安全的认知。最后还需要不定期进行消防的演练,提升公民对消防隐患的警觉性。
结语:
消防安全工作在社会各界、各个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强构建新型的消防监督管理的模式,联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对单位、小区等联合进行监督,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隐患,降低单位或者是小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郭红旗.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监管模式探究[J].今日消防,2021,6(06):69-70.
[2]王笑宇.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发展[J].今日消防,2021,6(06):71-72.
[3]陈黎州,曾自立.基层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和建议[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