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钊
身份证号:13060219940806****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是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中重点关注和提倡使用的一种建筑施工类型。装配式的建筑并不会在施工现场产生大量垃圾与噪声,对传统粗放式的施工模式所产生的资源以及能源浪费现象实现了控制,因此它对施工环境的改善和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价值。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如何在建筑工程中进行运用,就是文章主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城市的住房需求逐步增大,为了缓解城市地区的住房压力,建筑行业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分为预制和装配两个部分进行施工,由于其具有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当前阶段被大范围推广使用。对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来说,技术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掌握更加全面的装配式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点?
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而它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以下三大优势:一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节省建筑施工成本,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运用时,其所需要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提前预制的,这样一来,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就可以节省相关的制造成本。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虽然会用到大量的构件,但是,这些构件在安装时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按照原本的施工图纸将构件进行合理吊放,一般就可以达到施工要求,如此便能使得施工效率加快,从而节省了人力、设备等方面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与以往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节约了现场制作各项构件的时间与物料,所需人力、物力相对较少,而这些也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因为在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用来施工的各个构件都是由工厂大批量生产来的,而工厂在进行这些构件的预制中,必然可以对能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据相关资料表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比传统施工的能源消耗量低15%,水资源的消耗甚至可以达到30%的节约量。三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环保。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少,同时,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噪音污染等。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构件设计
在对装配式的建筑设计期间,相关构件的工艺、设计等人员均要到场,来对设计数据采集和结果的完善。在装配式的建筑结构中,共分作两构件的部分,一种是软件内现有构件,即已保存构件,实际的工程对此类构件已经使用;另一种是需添加的新构件,使用BIM的软件实施分析后将新构件变成已有的构件。在构件设计中,先要进行装配式的建筑信息模型构建,其包括建筑所有的数据,如装配体和设备等,此类模型数据建筑信息的模型内存储,并对装配方法以及顺序实施详细解释和说明。完成模型构造后,全部统计量会向制造端上传,并对构件信息实施记录,后粘贴相应二维码向现场发送和组装。在此过程,需要做好并行工程应用,首先要确保建筑软件信息化良好条件,借助BIM所提供的可操作性平台,来对其数据实施分析和设计;其次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则要对设计不断完善和优化,当出现冲突时要实施修正处理,避免设计阶段问题导致返工现象发生。
2.2预制梁和柱的生产制造
结合原有的工作要求可以发现,预制件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生产管控中,会存在各种问题制约着预制构件的生产速度,最主要的是引进工程设备的先进功能是否齐全以及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是否规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首先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模板,将这些建设模板按照施工设计的方案放在合理的位置,然后将这些材料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在操作流程中,施工人员采用定位的方式将模具和套筒连接器连接在一起,并且按照要求放在固定的钢筋孔之中,强化预埋件的安装技术,有效保证不会因外界因素对密封的固定操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其表面平整,在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要按顺序检查管道是否出现堵塞的情况,在预制梁进行生产管理前将模具清理干净,提前做好侧模的定位工作,固定好安装的构件后将其表面抹平。
2.3预制构件吊装
在吊装预制构件时,要保证这一阶段的施工顺利进行,就要明确施工方案,制订有效的可行性施工安排,施工过程中明确分工,避免出现混乱。同时,还要明确施工人员自身承担的职责,听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求,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准则进行施工作业活动,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行为,将吊装构件的数量和编号结合在一起进行建筑的组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向管理者反映,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快速地处理问题。只有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严格执行,才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为后续的工作安排奠定良好的基础。
2.4构件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在对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应的模具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模具符合各项设计和生产需求。(2)在完成模具的检查工作之后,需要对构件内部的成品钢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之后就能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浇筑的均匀。(3)浇筑作业完成后,还要对构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要保证构件的表面足够平整,如果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构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形,则需要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全面养护工作。
2.5预制的内部抗震墙结构
预制构件的连接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组件之间的平滑连接不仅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抗震性能,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可以在工程过程中用螺栓固定预构件,并且使用有效的机械加工可以提高每个构件的接合效率和精度。首先,根据特定环境和条件选择垂直和水平墙结构,并基于外部压力考虑,确保墙的所有侧面的机械性能均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接下来,在安装水平墙时,请安装承重墙板,根据内力计算科学地放置适当的承重墙板,然后填充墙板。最后,密切注意每个剪力墙节点的连接点,并将水泥基材料倒入螺栓孔中以固定螺栓,并保持肋和螺栓孔在适当的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它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效果达到预期标准,需要相关人员把握好其施工技术的要点,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开展施工活动,从而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牛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10-111.
[2]索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150-151.
[3]赵启良.住宅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03):6-9.
[4]张凤仙.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82-184.
[5]王桂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175-176.